健身房文化圖景:“消費文化如何迫使人投入運動”

“如果有女生在健身房很自信地練,會同時引起男性和女性不愉快。女性會覺得,你這樣不太女性。男性會覺得,你挑戰了我的權威?!?br />
“健身房是身體消費產業下的一部分,身體消費有整容、美容、對身體的養護,健身只是消費文化的延伸,讓身體變得更加適合消費,你要練成什么樣,能夠穿上什么樣的衣服,符合潮流工業的審美趨向,這背后有更大的文化推動、宣傳什么樣的身材是理想身材?!?/blockquote>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20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健身門店總數達4.43萬家,國內參與健身的人數由2019年的6812萬人增長至7029萬人,健身人口滲透率為5.02%。 (視覺中國/圖)

長期節食減肥后,當暴食的閘門打開,高月最愛吃的一種食物是,堅果。

小小的堅果,油脂含量高,最容易讓許久不吃油的人滿足。高月形容那是一種腦神經系統的刺激感——只要嘴巴一裝上,就會產生興奮感。有一次,她吃了幾百顆堅果。

24歲的高月是華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初三時,她的體重達到240斤。高中時,高月依靠節食和減肥藥瘦到140斤,也試過無數市面上流行的減肥方法——哥本哈根減肥法、21天斷食、中草藥包減肥等,成功瘦到130斤,也經歷了反彈。到了大學,她沉迷健身房,在40度高溫下,每天至少待兩小時,瘋狂“舉鐵”“有氧”。

但高月發現自己漸漸走入另一個極端——她功利地追求健身的效果,并不享受運動的快樂。她無時無刻不處在他者的凝視中,卻未曾獲得對身體的掌控。這種對身體的壓迫,在2017年10月招來反彈。高月陷入暴食和催吐的深淵。

在《凡身之造:中國女性健身敘事》中,高月描述了活在身材焦慮里的肥胖者心境?!霸浳覟樽约旱纳眢w感到焦慮,因飲食感到罪惡,不惜對身體發起一場場戰爭——節食、過度運動、催吐……經歷了瘦身與復胖的反復折磨后,只剩下筋疲力盡和深深的自我厭棄?!?/p>

《凡身之造》集結了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熊歡和學生深入訪談的12位中國健身女性的故事。她們有經歷了“暴食-催吐”的肥胖者、離異的中年職業女性、進城的“打工妹”、備孕二孩的高齡女性等。

在籌備此書的三年里,有關“白瘦幼”“馬甲線”、身材焦慮等議題在社會輿論中日益受到關注。

“這里的身體并不是單純的物質身體,而是物質、社會和精神混合的統一體?!毙軞g寫道。

在最近的一期播客節目中,熊歡對女性身材焦慮背后的社會文化結構進行分析。她認為東亞社會推崇白瘦幼,是因為“男性最喜歡白幼瘦的審美”。在批評女性的容貌焦慮時,更為重要的是厘清“誰在建構這種性別文化和性別秩序”。

“審美是一種社會建構,人從物種來說都是多元的,不可能達到統一的標準。對于肥胖來說,它的因素是很多的,有時候太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了。因為除了自身基因,肥胖還跟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有關,科技的介入,還有消費的誘惑。所以肥胖一定是一個公共事務?!毙軞g認為從審美角度來說,“它有它自己的美?!睂τ趯儆诓B的肥胖,熊歡提到英國的一項政策——商店不能在門口放糖果,從公共政策層面解決肥胖問題。

《凡身之造》的12個口述故事,大多是由課題組成員完成的田野調研。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博士生陳海飛既是一位研究者,也是一位健身教練。2015年底,她開始在一家健身工作室做教練,會員以女大學生為主,她得以近距離接觸這個年齡段的健身女性。

在陳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