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普惠工程:蒙牛的公益探索與聚焦
上小學的時候,小杜有件很喜歡做的事情。
每每看到一輛白色的大貨車從村口駛入,他總會和小伙伴結伴跑到村中間的小賣部,趴在窗戶上看批發商的大哥哥問老板要什么,然后扔下車。
米餅、糖果、辣條······一一被老板碼在玻璃柜臺的里面。那后面是小杜和他小伙伴們的禁區,他們只能貼緊玻璃柜臺上,雙手將眼睛罩住來防止玻璃反光,而后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仔細抉擇目標。
小杜說,唯一不需要糾結的是,每次最后被小心翼翼卸下車的“牛奶”?!板X不夠,就逢年過節能喝到,還得是爺爺奶奶收下,并且不想再送人?!?/p>
小學的生理衛生課本告訴小杜,“牛奶可以讓我長高,變得強壯”。從那之后,這個瘦小但夢想當“齊天大圣”的孩子,對難得一見的牛奶,充滿了向往。
偏遠地區的“六耳獼猴”
嚴謹的說,在學校接受捐贈配發學生奶之前,小杜沒有喝過真正的牛奶。
小杜與村里小賣部“打了十二年交道”。在這之前,這個年歲跟他爺爺一樣大的地方,幾乎沒有怎么變過。新蓋的房子跟小杜同齡,用著二十世紀初村里最洋氣的馬賽克墻磚,房門邊上的墻壁掛著一塊大鐵板,紅色的油漆噴著“小賣部”三個字。
在他印象中,這里什么都有,五金、文具、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后來他才知道的“六耳獼猴”牛奶。
“我當時特別喜歡喝那些牛奶,甜,”小杜有點自嘲地說,“貨架上擺著好多‘品牌’,經典牛奶、大個核桃、特倫牧場、經典牧場等等?!?/p>
當牛奶已經成為城市孩子睡夢前和早餐中的剛需時,以小杜家鄉為代表的廣大農村地區,仍然有地方陷在山寨牛奶泛濫的困境里。
在小杜的家鄉,隨便進入一家隱藏在村口窄巷的小賣部里,都有各種知名品牌的“變形”,換個字的尚能一眼辨別真偽,“改部首的最可惡,比如把‘師’改成‘帥’,把‘?!某伞纭??!?/p>
即便如此,“這些東西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喝到?!毙《艃裳鄯殴?。
相似的包裝,宣稱的“營養”,響亮的“品牌”,僅靠這三點就足以讓老鄉們動心,整箱購買,節假日呼聲更高。
然而更危險的是,這些“六耳獼猴”連飲料都算不上。
當問及小賣部老板這些東西是否有營養時,他們都會說,“差不多嘛,都是牛奶,這里面還有核桃呀、杏仁啊,核桃營養價值高的?!?/p>
大學期間從事支教活動的鄧立新也有所見聞:農村對營養的渴求反而頗重,一方面知道老人和小孩都需要補充營養,也知道牛奶是好東西;另一方面,對于“價格頗高”的牛奶及純奶制品又難以負擔。
二者疊加,遇上價格減半的替代品,“老鄉們往往就忽視了這些飲料是否是真的乳制品,是否真的有營養?!编嚵⑿逻M一步表示,“甚至有些知道的也選擇不追究,畢竟能圖個心理安慰。逢年過節,走親訪友,既不輸面子實用價值又高,何樂而不為呢?”
小杜的話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我爺爺奶奶哪能分得清啥是牛奶,盒子上寫了就是的,也不會追問是否真的促進健康?!?/p>
“有得喝我就已經很開心了,”小杜說,“過年時,我爸從外地打工回來才會帶一箱真的牛奶?!辈贿^時間久了,營養不充分的負面效果開始在小杜生長發育中顯現。
考到縣寄宿中學后,想當“齊天大圣”的小杜發現,從村里出來的小伙伴普遍比城里的同學瘦小一些,“我們班有幾個同學比我爸長得還高?!?/p>
據200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專家調查顯示,經常飲奶學生相比飲奶較少學生平均體重增加0.6公斤,平均身高提高0.6厘米,橈骨尺骨礦物質含量均增加0.037克/厘米。
不過對小杜來說,也算是抓住了小學最后一年的尾巴,受益于蒙?!芭D讨鷮W行動”,喝了一年的牛奶。據小杜說,第一次學校發純牛奶時,他就沒有電視里演的“城市孩子早餐厭惡牛奶的樣子”,反倒頗為享受牛奶的香氣。
少年強健的“白色血液”
關于牛奶對青少年成長中的營養作用,國家早就重視。
早在2000年11月15日,原農業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正式啟動實施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這一年的9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將每年9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三確定為“世界學生奶日”,旨在世界范圍內介紹和推廣學生奶項目,提高世界兒童營養健康水平。
2002年,蒙牛響應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的號召,成為首批獲得國家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資格的企業,同年蒙牛也開展了“牛奶助學行動”,成為蒙牛營養普惠工程的起始年。
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生奶公益項目,蒙牛曾多次表示,未來星學生奶嚴格遵循“安全、營養、方便、價廉”八字方針及行業內首創的“校外五模塊,校內七步驟”模式,確保每一份學生奶的營養和安全。
小杜和鄧立新都曾受益于這項行動,后者受此公益行為感召,成為鄉村教育公益人中的一位。
就在鄧立新考上大學的2017年,蒙牛將“牛奶助學行動”升級為“營養普惠計劃”。時年,蒙牛響應農業部聯合中國奶業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并啟動“營養普惠”牛奶助學公益行動,全年向全國22個省份近百個縣城的鄉村學校捐贈了480萬盒學生奶。
三年后,蒙牛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立了“蒙牛營養普惠基金”,探尋營養普惠公益行動的可持續性和專業化。
2021年7月,為打造更全面、更綜合、更專業的營養普惠公益體系,蒙牛將“蒙牛營養普惠計劃”正式升級為“蒙牛營養普惠工程”,開展“普惠行動”“教育行動”“大健康行動”及“環保行動”四大公益行動。
為更精準的了解中國學生群體發育及身體素質數據,更好地守護少年兒童營養健康成長,蒙牛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提前布局開展“大健康行動”,下設的重點項目——學生體質改善計劃,旨在通過數據調研展示學生體質健康概況,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由此可見,這一公益行動的考量并非單單的捐資捐物,而是以少年兒童為主體,營養健康為核心,營養普惠為形式的立體公益網絡。
據蒙牛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蒙牛營養普惠工程已完成年度捐贈學生奶13萬件(401萬包),覆蓋19個省級行政單位,200余所學校,惠及學生20萬人。
而縱覽2002-2021年近20年公益歷程,蒙牛營養普惠工程及其前身已經覆蓋28個省市,資助2500萬學生,累計捐贈額達10億元。
但對于蒙牛而言,營養普惠不應受限于鄉村的營養匱乏。所謂普惠,應是將其價值擴展到任何所需的地方。
據蒙牛方面披露的資料顯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蒙牛先后投入7.4億元款物為全國醫護工作者和其他抗疫一線人員提供營養支持。蒙牛以“強乳興農”為己任,致力于通過奶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持續從資金、技術等層面對廣大農牧民提供支持。
蒙牛還在疫情防控期間捐贈支持“傳薪計劃”項目,為全國160名抗疫犧牲英烈子女提供持續22年教育、營養資助。同時,蒙牛集團還援建中華慈善總會武漢應急物資中心,累計為武漢轉運、分發全球應急物資4012萬件。
要做健康的“齊天大圣”
企業公益項目的本質便是將商業向善融入企業精神內核,并利用自身優勢力量,持續參與社會問題的解決,正如鄧立新所言,“幫一個不是幫,幫一天也不是幫,總在幫助才算幫?!?/p>
在這一方面,蒙牛的行動收獲了來自社會的反響與肯定。
2021年11月25日,在以“凝聚向善的力量”為題的第二屆筑夢者公益大會上,蒙牛集團“營養普惠工程”榮獲“年度可持續項目”獎項。
持續的表征是堅持,對于這個歷經二十年風雨的公益項目而言,早已滿足指標要求。不過時間只是基礎,良好的運轉才能承載可持續的全部價值。
項目自立項以來,利用蒙牛在乳業產業的優勢地位,統合產業鏈及各類觸達網絡,形成營養公益創新平臺,并吸引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方參與,協同組織優勢、智力優勢,達到立體公益資源網絡,探尋中國兒童營養與健康發展路徑。
“責任與擔當是用金錢買不來的無價財富,并將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泵膳<瘓F總裁盧敏放曾表示,“蒙牛人將用產品與服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用責任與擔當打造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乳業品牌?!?/p>
這段話的背后,是蒙牛多年來以“營養普惠”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一份底氣。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對鄉村奶業有一份關注與關愛外,蒙牛也力所能及地擴大公益普惠覆蓋區。
但這并不是一條不可復制、特立獨行的道路,蒙牛正在做的,是將其轉換為一種公益模式,能夠將營養普惠的觀念內化至公益行動之中,為社會各行各業提供一份方案,提供一個選擇。
對于蒙牛而言,自身也在不斷切入社會實踐,來打磨這個公益模型。
2021年7月,以“點滴營養,綻放每個未來;健康通遼,與你共筑明天”為主題的2021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發展大會在內蒙古通遼舉辦。
會上,蒙牛聯合通遼市政府、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共同啟動學生營養普惠食育基地共建項目,致力于打造國內食育工作的示范基地,探索建立完整的食育教學體系建設,指導中小幼學校開設食育課程,促進食育研究成果真正服務學生、學校、家庭,打造食育人才培養的樣板。
此舉也是蒙牛集團通過建立“以學生奶捐贈為基礎+食育教育+環保教育”的公益模式,縮小城鄉環境差距的重要舉措。食育教育可幫助青少年兒童掌握系統化、標準化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營養健康知識,推廣和普及食育,可提升全民營養健康水平,將對少年兒童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這是一份系統化可持續發展“作業模板”。對于蒙牛而言,愛心牛奶是打開鄉村營養重視程度的一把鑰匙,但是它打開的門,卻是通向構建“營養改善+習慣培養+體質提升”三位一體的公益道路。
而這,正是以小杜為代表的鄉村留守兒童,茁壯成長、追逐夢想的健康屏障。
小杜說他自己有個筆記本,每受一次幫助都會畫一根線?!安皇墙鸸堪?,那是猴子的毛”,當時學校發學生奶的時候他也會畫。畢竟,只有強壯的根基,才能成為“無敵”的“齊天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