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淹的玉米地,沒困住易地搬遷的農民

臨汾市處于此輪降雨的中心地帶,該市受災脫貧戶達3.7萬戶、11.3萬人,占全部脫貧人數的四成。

洪災后新建的民房即將封頂。田野上還殘留著倒伏的玉米稈,因為大雨后的暴曬發黑。秋澇浸泡過的作物殘骸,農戶們還未及整理。

隰縣自1984年就開始試種玉露香梨,卻直到40年后,才在精準脫貧實施后賣出高價。

發自:山西臨汾

責任編輯:蘇有鵬 吳筱羽

2021年11月12日,山西隰縣,遭受罕見秋澇后的玉米地。 (隰縣縣委宣傳部/圖)

已是2021年11月中旬了,山西隰縣上留村村民李軍軍家的52畝玉米地還泡在水里。

家中墻上掛著的《上留村移民戶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責任明白卡》顯示,這52畝玉米地,在2020年為他帶來26120元的純收入,占家庭全年總收入的近一半。

兩個月前,山西遭遇罕見秋澇,雨水綿延到10月上旬,大部分地區降雨量達常年同期的5倍,省氣象局發布的地圖上,代表100—250mm降水的紫紅色圖層,覆蓋了山西中南部地區。正值農作物秋收季節,極端降水對脫貧農戶造成沖擊。

隰縣所屬的臨汾市,處于此輪降雨的中心地帶,該市受災脫貧戶達3.7萬戶、11.3萬人,占全部脫貧人數的四成。

11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隨國家鄉村振興局在臨汾走訪來到上留村。洪災后新建的民房即將封頂。田野上還殘留著倒伏的玉米稈,因為大雨后的暴曬發黑。秋澇浸泡過的作物殘骸,農戶們還未及整理——大家正趕在冬季到來前,把收成的梨果裝在泡沫箱,送往儲存恒溫庫。

這些能賣出高價的梨果,讓當地農民有能力抵御2021年秋天這場罕見洪災的侵襲。

溝里的玉米地

在呂梁山南麓的隰縣,黃土高原的殘塬溝壑區,山溝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