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美影廠,中國動畫何時再造傳奇?
新一代中國動畫人接受的審美訓練和經驗,絕大多數來自國外,由于各種原因,美影人筆下的視覺風格、表演程式很多都沒有傳承下去?!拔覀兒荛L一段時間喜歡用別人的語言講自己的故事,不再有一種獨立自信的審美表達?!?br />
當中國動畫人意識到這些問題想做出改變時,美影廠在美學上的積淀能對當下產生啟發,這也是今天研究老美影創作體系的價值所在。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2日《南方周末》)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1年11月,動畫電影《天書奇譚》4K修復版在全國公映。這部1983年創作的電影中的許多建筑造型來自在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采風時的靈感。
萬航渡路跨上海靜安區和長寧區,在租界時期名為“極司菲爾路”,胡適、張元濟、盛恩頤故居坐落其中,各種人物掌故為老上海人津津樂道。走在這條當年的越界筑路上,仍能依稀感受到五方雜處、魚龍混雜的氣息。
618號,一處不起眼的院落,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所在地。1980年代以前,全國只有一家成熟的美術片生產單位,美影廠,那時相當于中國動畫的代名詞。
如今進去,可以看見幾座低矮的翻新過的白色建筑,大門左邊是動畫大樓、攝影車間,右邊第一棟樓棲息著文學組、音樂組和放映室,后頭有一座昵稱“小白樓”的洋房,屋前曾有花園、水池。當一幅幅手稿堆疊起來,一卷卷膠片沖印完畢,大銀幕亮起,孫悟空、哪吒、黑貓警長、葫蘆娃……70后、80后熟悉的兒時伙伴飛出大院,曾燃亮全國各地無數雙童真的眼睛。
2017年,美影廠開始改建,員工搬至漕溪北路的上海電影集團大樓辦公。改建工程原定于2020年1月竣工,但院子如今依舊被圍欄包圍。
等待煥然一新的不僅是這個院子。美影廠的官方網站上,展示著16個經典IP,其中“年紀最輕”的大耳朵圖圖,也已經誕生17年了。
2021年11月5日,動畫電影《天書奇譚》4K紀念版上映。這部在1983年制作完成的影片,通過新技術修復后重映,讓觀眾看到了美影廠的昔日之光。
2021年11月20日,B站舉辦2021-2022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美影廠新作《中國奇譚》動畫短片集在“傳說之章”登臺亮相?!昂谙蛔觿赢嫛眲撌既岁惲斡顡慰倢а?,主持人向他拋去“這部作品如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哲學”的大問題,他笑笑說“一到我這個片子,問題好嚴肅”,接著介紹影片內容是十位導演做的八個有關中國妖怪的故事?!敖裉於颊f創新,實際上我們的動畫前輩才是最有創新精神的一代動畫人,我們一定會秉承前輩們的精神,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動畫片?!?/p>
引人注目的是片中的剪紙、水墨形式或元素。在美影廠過去的作品序列中,藝術短片是極為重要的一類,除了傳統的單線平涂動畫,藝術家們嘗試了風格樣式各異的片種,水墨片、木偶片、剪紙片大放異彩。
“商業化、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中,這些片種因為成本比較高,效率比較低,能做的人比較少,就逐漸少了。但我覺得美影的傳統是不能丟失的,那么也鼓勵我們的創作者在今后的創作中,能夠重拾一些優秀的傳統技法?!泵烙皬S廠長速達是動畫導演出身,曾打造大耳朵男孩圖圖的經典形象,她談起制作《中國奇譚》的初衷,“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思想的探索性的藝術短片集,也是我們的一個方向?!?/p>
賡續傳統并不容易,中國動畫當下的創作和審美體系與昔日出現了顯著的斷裂。2017年,國產動畫電影《鐘馗傳奇之歲寒三友》上映,動畫研究者馬小褂指出該片標榜的“中國風”源頭是中國替外國做了二十多年的加工片,在加工片中成長的動畫人,在創作和教學上將“這種西方所凝視、所剝削下形成的設計思路”視為“中國風”,這使得從小接受這種審美樣式的大眾“將這些東西與真正的中國風(《哪吒鬧?!贰短鞎孀T》)相提并論”。
陳廖宇曾寫道:“這個系統如果沒有中斷,那么我們今天見到的將是這個系統連續發展至今的面貌,正如1980年代的《天書奇譚》之于《大鬧天宮》《哪吒鬧?!?,今日迪士尼《超能陸戰隊》之于當年《白雪公主》,而不是今天還做《大鬧天宮》《白雪公主》那樣的片子?!彼训鲜磕岜茸鳌耙诲佈永m了九十多年的老湯”,“有這么一鍋湯保底,即使在其低谷時期,仍能保持不俗的水準。而上海美影廠或者說中國動畫這鍋湯熬到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被徹底倒掉了,甚至連鍋都扔了”。
“更具人文意識的工業化”
美影廠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東北電影制片廠動畫制作部門。1950年,東影美術片組遷至上海,成為上海電影制片廠的一部分。22人的小團隊,吸納了華東藝專、蘇州美專學生及本土藝術工作者,迅速壯大成一支超過兩百人、涵蓋老中青人才的專業隊伍。1957年仲春,踩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尾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正式成立。
第一任廠長特偉,早年以創作時政諷刺漫畫聞名。戴著半黑框大眼鏡的他,也有點像從漫畫中走出來的角色,廠里人都喜歡喚他作“老伯伯”。特偉的藝術修養深厚,且善于把各方面人才匯集到美影廠,其中有大量美術、音樂、戲劇電影人,對動畫本身并不了解。但當他們進入美影廠或和美影廠建立合作,都能在碰撞中激發靈感,創作出非常優秀的動畫作品。
“當初動畫人能跟那么多跨界的藝術家達成那么好的合作,把他們非常具有個性的藝術語言標準化、工業化,運用到動畫的制作當中,這在美影廠時代已經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機制?!?0世紀中國動畫史研究者傅廣超說。
《哪吒鬧?!氛埖氖敲佬g家張仃做總美術設計,抗日戰爭時期,他和特偉一同參加過救亡漫畫宣傳隊。張仃設計了七八個主要的人物角色,給背景美術做了大的概念設計,具體的設計工作則由美影廠的四名美術設計負責。動畫角色講究線條盡可能簡單,否則繪制效率會大大降低。張仃作為畫家,創作的有些細部過于復雜,美術設計便會調整修改,張仃沒有畫的角色,美術設計也會補畫。
傅廣超認為,今天提倡影視工業化,其實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工業體系中的一員,美影廠遵循的正是工業流水線的模式,只不過更具有人文意識,“能夠激發出大多數創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大部分人是帶著熱情去工作的,不是作為流水線上一顆螺絲釘盲目地重復生產”。
美影廠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