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給大涼山和黔南州6所學校上遠程課
日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0全國基礎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指出,師資水平是人民群眾最在意的教育公平問題,學校之間的師資差距主要表現在“音體美師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教育水平”等方面。鄉村師資力量不足、鄉村音體美等藝體課程開不齊開不好,二者共同阻滯鄉村教育發展、尤其是“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舉措在鄉村學校的繼續推進。
促進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發展,鄉村師資水平提升、音體美師資的引入是關鍵。如何提、如何引?依托科技力量的企業對此做了新解法:2021年,希沃在各地捐建超200間遠程錄播教室,用“一塊屏”連接城鄉學校,推動搭建常態化遠程“專遞課堂”,以“屏”引師、以師育師。
跨越山海的“3地6校千里課堂”
雷池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的深處,校長李斌形容這里是大涼山的盡頭,“前面沒有路可以去了,只能回頭”。
村子四面環山、交通不便,招不來也留不住教師,九年制的學校有上千名學生,卻只有60多位老師。這里幾乎沒有??茖H谓處?,多是一人擔任多學科,一個老師一周能上接近20節課,音樂課、美術課等美育課程更是開不齊。
改變始于2021年9月,“希沃公益行”為學校捐贈遠程錄播設備等教學物資,同時邀請廣州荔灣區青少年宮的老師,為雷池九年一貫制學校上遠程音樂課、美術課。
音調、音高、音準、如何數節拍……荔灣區青少年宮的音樂老師李慧坤曾帶領學生獲得第九屆世界合唱節等四個國際合唱比賽冠軍,受“希沃公益行”邀請,她和另一位音樂老師謝思穎一起做了詳細的遠程課堂授課計劃?!安灰渡ぷ影l音”“看我手勢找節奏”“我們一起來數拍子”……學生們坐在大涼山的遠程教室里,兩位老師在千里之外的廣州,由“一塊屏”來做橋梁,跨越千里的遠程音樂課由此開始。
“廣州老師不在學校,她在屏幕里,常常點我的名字?!碧K艷今年四年級,在上遠程課之后,她常常被謝思穎叫起來提問,問“do”怎么發音、示范新教的曲子怎么唱……
這樣的情景,同時在貴州省黔南州鴨絨民族小學上演。通過希沃遠程錄播設備實現的遠程課堂,最多可同時接入3所聽課學校。鴨絨民族小學和雷波雷池九年一貫制的學生一起,上這堂神奇的遠程音樂課。
鴨絨民族小學的王啟賢是參與遠程課堂的第一批學生之一,遠程音樂課對他而言奇妙無比,透過一塊屏,他能同時看到廣州和大涼山的同學。上課形式也異常有趣,廣州老師時常讓三地學生在希沃白板上玩音樂PK游戲,學生們可以異地同屏比賽。當鴨絨小學的學生分數落后于另外兩地時,王啟賢常常拍著大腿喊“再來再來!”。每周一次的遠程音樂課,他和同學們像等待節日一樣翹首以盼著。
黔南州惠水縣教育局的副局長馮杰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遠程課堂替孩子們省了一萬里求學路,讓他們看到萬里之外的東西?!?/p>
這種“1+N”的遠程授課模式被“希沃公益行”復制到了更多學校。除了音樂課外,“希沃公益行”還邀請廣州荔灣區青少年宮教師,為大涼山、黔南6所學校開展了遠程美術課、書法課。
在遠程美術課后,大涼山德昌縣的孩子們下筆越來越自信,畫筆不再局限在整張畫紙的小小一角,而且筆下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龍里第四小學的學生經過幾堂書法課,已經記住了落筆要有“鋒”,獨立拆字練習……
不遠萬里的教師培訓
從2016年開始,每年,“希沃公益行”都會前往各地鄉村學校,迄今已助力935所學校實現信息化升級。
然而,幫助鄉村學校建設信息化教室只是“希沃公益行”的第一步,幫助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才是更關鍵一步,前者解燃眉之急,后者解根本之困。希沃公益行“教師成長計劃”應此而生。
“教師成長計劃”源于2016年希沃內部的一次討論:“捐了那么多信息化設備,鄉村老師會用嗎?”“希沃能教基礎的使用技巧,那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呢?”
助力鄉村老師成長這個目標已經很明確,但是怎么幫、往哪個方向幫?希沃做了個決定:把設備應用培訓和學科融合培訓分開來做,前者交給熟悉信息化設備的希沃人,后者則委托給有熟練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
“點擊屏幕加入直播課,就可以進入遠程課堂?!毕N种v師巫煜光在雷池九年一貫制學校的第一堂培訓課,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立方體可以在屏幕上翻轉、拆解成平面;太陽系的行星圖可以在屏幕上拖拽放大、翻轉、顯示星球介紹;古詩詞可以在屏幕上一鍵插入原文、朗誦和解釋……培訓過程中,學校的老師感嘆聲不斷,有老師坦言“被震撼到了”。
“震撼”的培訓在繼續。桂林市橋頭小學美術教師謝一丹受希沃邀請,來到大涼山為雷池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提供學科融合培訓:信息技術如何與學科深度融合。在謝一丹的信息化學科融合培訓后,校長李斌深受啟發:“我們這里真的很需要這種培訓,過去學校的老師基本上都拿白板當電視機在用,現在大家知道原來課還能這么上?!?/p>
2021年,“希沃公益行”共邀請了全國30余名一線教師,由希沃講師帶領,奔赴各地鄉村學校開展鄉村教師培訓,以保障類似“廣州--大涼山--黔南”的“千里課堂”模式,能在全國遍地開花。
持續6年的公益行動
從零到935所學校,從基礎的設備捐贈到“設備捐贈+教師培訓”雙線幫扶,再到幫助城鄉學校搭建遠程“雙師課堂”,“希沃公益行”一直不是獨角戲。自2016年起,“希沃公益行”先后聯合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中央電化教育館、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英特爾等單位,匯聚社會公益力量,共同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對于與“希沃公益行”的合作,廣州市荔灣區青少年宮李慧坤老師表示,今年為惠水縣鴨絨民族小學、雷波縣雷池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的遠程音樂課是非常好的開始,未來她將繼續借助遠程課堂的模式,挖掘當地文化特色,為鄉村學校培養專業的特色童聲合唱團。
在常態化的遠程課堂推進中,鄉村孩子獲得專業、持續的教育資源,城鄉學校、教師、學生建立深度的學習交流關系,在這個模式里,城鄉學校共同體初具雛形,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共享。
2016年-2021年,“希沃公益行”累計捐贈935所學校,超過45000名老師、630000名學生從中受益。在未來,“希沃公益行”將繼續聚焦“城鄉優質資源共享”,以科技的力量助力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