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洋尋子14年:搬家十多次,去過26個省,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2007年10月9日20時22分,深圳白石洲城中村里,湖北監利人孫海洋的兒子孫卓被人用玩具車拐走,那時孫卓年僅4歲。
孫卓被拐那年,孫海洋剛帶著妻兒從農村老家來到深圳,在白石洲開了一家包子鋪。但孫卓被拐,改變了這家人的命運軌跡。
后來的14年里,尋子成了孫海洋的主業。他去過全國26個省,把孫卓的照片貼在走過的每一個街巷。他將自己的包子鋪改成“尋子店”,掛上了“懸賞二十萬尋兒子”的招牌。
同時他也幫助其他父母尋找失蹤的孩子,許多有同樣遭遇的家長通過新聞找到了他。就這樣,他認識了3000多個丟失孩子的家庭,成立了“尋親聯盟”,借助各界力量,尋找被拐的孩子。
孫海洋尋子備受關注,源于其故事曾被改編進電影《親愛的》,電影中的韓德忠由張譯飾演,原型就是孫海洋。2014年電影上映后,全國觀眾都認識了這位發起“尋親聯盟”的父親。
尋子14年后,故事終于迎來團圓。南方+記者獲悉,2021年10月,深圳警方在偵辦被拐積案中,發現山東聊城市陽谷縣男子吳某某有作案嫌疑。與此同時,經人像比對,陽谷縣一男孩與被拐的孫卓高度相似,后經DNA比對,該男孩就是孫卓。目前,吳某某已被警方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公安部刑偵局的安排下,12月6日,孫卓從山東趕往深圳,和親屬認親。孫卓趕往深圳的路途被央視節目直播,畫面中,已經18歲的孫卓穿著一件白色外套,一路看著窗外,很少和人交流。
6日中午12:30,孫海洋和孫卓的認親儀式在深圳舉行。直播畫面中,孫卓打開一扇門進入認親儀式的現場,馬上就和孫海洋抱在了一起,之后一家三人抱成一團,相擁而泣。
14年前被拐走,再相見時已經成年
孫海洋很早就學會了蒸包子的手藝,夢想是開一間包子鋪。2007年,孫海洋一家搬到深圳,把包子鋪開在了白石洲。當年10月9日,包子鋪已經開張六天,再過一天,兒子孫卓就要在巷子口的沙河幼兒園入學。
9日下午,忙了一天的孫海洋癱在沙發上休息,他那天凌晨兩點就起來揉面,陸陸續續賣出去兩千多個包子。妻子彭四英正背著身子在切蔥姜,孫卓在包子鋪門口玩耍。彭四英讓孫海洋看著孫卓,孫海洋隨口答應,但他累得實在睜不開眼。
孫海洋向南方+記者回憶,那天傍晚半睡半醒的時候,孫卓和他說想去巷子外玩,孫海洋沒睜眼就阻止了,“都這么晚了,你還跑到外面玩什么?!?/p>
晚上,彭四英終于做完了第二天的準備工作,才意識到一直沒聽到孫卓的聲音。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她搖起沙發上沉睡的孫海洋,問他兒子去哪了,聲音發抖。之后,兩人找遍了白石洲的所有街道和商鋪,大喊著孫卓的名字,但沒有任何回響。
他們馬上沖向了兩公里以外的沙河派出所報警,卻被告知要失蹤24小時才能立案。所有親戚都從老家趕來,放下工作,找孩子、求警察,一家人把白石洲的各個角落走了不知道多少回,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派出所詢問進展,但收到的回答總是“還沒有線索”。
孫卓失蹤的第六天,孫海洋發現街道的便利店有個對準路口的攝像頭,他找到店家要來監控錄像。在錄像中,孫海洋夫妻看到,一個穿白色襯衣的陌生人用一輛玩具車和幾顆李子,哄騙拐走了孫卓。
確認孫卓是被人拐走后,孫海洋開始了漫長的尋子之路。從白石洲開始,他找遍深圳,又去到全國26個省份,只要有一點線索他都沒有放棄,任何能貼的地方都貼上尋人啟事,一開始的尋人啟事無人問津,后來添上了懸賞五萬,再之后便是懸賞十萬、二十萬。
故事被拍成電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被拐兒童相繼尋親成功
孫海洋拿著標滿了線索的中國地圖,那時他才發現中國有這么多城市,中國太大了。
后來,有媒體關注到了孫海洋的遭遇,將他的故事寫成報道,孫海洋逐漸為人所知。
孫卓失蹤后,孫海洋一直住在深圳,已經搬過十幾次家。2014年,孫海洋尋子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電影上映時,孫海洋唯一的要求就是,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加入片尾。
影片播出后,孫海洋的微信好友爆滿,一天能收到上千條信息,接到幾十個電話,他希望總有一天能接到一個電話,告訴他孩子在哪兒。
孫海洋開始小有名氣,許多有同樣遭遇的家長找到了他,他們給他下跪,求他幫忙一起找孩子。一個接一個,孫海洋就這樣認識了3000多個丟失孩子的家庭,他們成立“尋親聯盟”,互通消息,成群結隊在全國各地尋找著孩子的去向,一起出發的人往往能坐滿一整個飯店大堂。
尋子的14年里,孫海洋見證了很多個家庭團圓。這次他終于等來了和孫卓的見面,孫海洋說,這么多年來,家里一直都在做包子等兒子回來,“家里什么都變了,就做包子沒變”。
孫卓現在在山東聊城市陽谷縣上學,學習成績不錯。他家里有他和養父母以及兩個姐姐。孫卓接受央視“等著我”欄目采訪時表示,幾個星期前得知自己是被拐的孩子,“突然老師就把我叫出來,我還以為我犯什么事了,然后他們就把我叫到辦公室里,進去看見兩個人,上來就跟我握手,非常友好那種,我只知道我當時很蒙,就是腦子一片空白”。
剛得知這個消息的孫卓非常震驚,警察給他看小時候的照片,“就是不相信這個事情,當時一點都不相信?!?/p>
長期對接孫海洋的寶貝回家網志愿者燕子告訴南方+記者,在龐大的尋親隊伍中,孫海洋是最執著、最有正義感的一個,他非常熱心地幫助其他人。之前,有一位同樣尋子多年的母親患癌病重,孫海洋還特地趕去照顧她,在這位母親臨終前,孫海洋答應幫她繼續尋子。
聽說孫卓被找到的消息后,燕子也感到非常高興,她說,希望孫海洋能繼續幫助其他失散的家庭。
“梅姨案”中被拐孩子申聰的父親申軍良也曾和孫海洋一起找過孩子。當時申軍良發現,申聰和孫卓同年同月同日生。2020年3月7日,在廣州警方的安排下,尋子15年的申軍良與兒子申聰見面認親。一年多后,孫卓也被找到了。申軍良在朋友圈說,感謝國家在尋親和打拐上的工作力度,相信科技的發達會找到所有的被拐兒童。
公安部部署“團圓行動”,多件打拐舊案有所突破
今年以來,公安部在全國公安機關部署開展以偵破拐賣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主要內容的“團圓行動”,很多過去受限于技術和信息的拐賣案陸續有了突破。如2021年7月,電影《失孤》原型中的郭剛堂和失蹤24年的兒子郭新振團聚,孫卓被拐案也是在今年的“團圓行動”中作為重點案件掛牌督辦的。
據新華社報道,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公安機關成功偵破拐賣兒童積案290余起,抓獲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690余名,累計找回歷年失蹤被拐兒童8307名,其中失蹤被拐人員與親人分離時間最長達74年。
公安部從全國抽調170余名刑事技術專家開展“團圓”行動刑事技術集中比對會戰。各地公安機關持續開展認親活動2600余場。全國設置3000余個免費采血點,對外公布地址、聯系電話,便利群眾就近快速免費采血。所有疑似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或懷疑自己曾被拐賣的人員均可到附近的公安機關,免費采集信息比對尋親。
公安部數據顯示,自今年在全國部署開展“團圓行動”以來,截至11月30日,在各地已成功找回的8307名歷年失蹤被拐兒童中,失蹤20年至30年的有2074名,失蹤30年至40年的有1428名,失蹤40年至50年的有295名,失蹤50年至60年的有150名,失蹤60年以上的有83名。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持續深入推進“團圓”行動,努力讓更多離散家庭早日實現團圓。拐賣兒童案件一天未破、失蹤被拐兒童一天未被找回,公安機關就將竭盡全力查找到底。公安機關將始終保持對各類拐賣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創新戰法打法,完善長效機制,不斷將“團圓”行動向縱深推進,切實保障兒童婦女合法權益。希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持參與打拐反拐工作,加強反拐宣傳,及時提供線索,努力讓更多被拐人員早日實現團圓回家夢。
(來源:南方+)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