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又是忙碌的一周啊 丨一周科創要聞(11月29-日-12月5日)

工信部本周很忙,接連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大數據產業、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業綠色發展四項規劃文件。

人工智能可幫助證明或提出新的數學定理、鏡頭只有鹽粒大小的微型相機要來,可自我繁殖的活體機器人已面世,科技創新也沒歇著呢。

責任編輯:黃金萍

一、公司及技術

【1】發現新的廣譜抗冠狀病毒防治藥物

12月2日,《科學》(Science)雜志刊發論文,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候選冠狀病毒藥物核糖核苷類似-——4'-氟尿苷(4'-FlU),通過口服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活性。

上述研究人員對雪貂中不同的新冠病毒變種和小鼠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感染后1224小時后用藥,4'-FIU可以有效地阻斷雪貂體內包括alpha、gammadelta變種的新冠病毒的復制,并有效地抑制小鼠肺中RSV的感染。

點評:新冠疫苗+特效藥,是目前應對疫情的最佳策略。4'-FlU是一種引起病毒聚合酶終止從而中斷病毒基因組復制的終止劑,盡管能否真正走向臨床、走向市場還是未知數,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醫藥創新,助力人類抗擊新冠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2】人工智能可幫助證明或提出新的數學定理

12月1日,《自然》(Nature)發表文章——Advancing mathematics by guiding human intuition with AI(通過人工智能引導人類直覺來推進數學發展),文章稱,DeepMind(深度思維)團隊開發的機器學習框架,已經幫助發現了一個拓撲學的新定理和一個表示論的新猜想。

文章稱,澳大利亞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數學家Geordie Williamson教授使用上述框架,接近證明了一個關于卡茲丹-盧斯提格多項式(Kazhdan-Lusztig polynomials)的古老猜想,該猜想涉及高維代數中的深度對稱性,提出40年來仍未被解決;論文合著者、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學者發現了拓撲學紐結的代數和幾何不變量之間的驚人聯系,從而在數學中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定理。這是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家首次使用人工智能來幫助證明或提出復雜數學領域的新定理。

點評:人工智能還能做什么?上述研究向我們展示了機器學習如何整合進現存工作流以支持數學研究,幫助找到些人類思維不容易發現的聯系。未來,或許不只是數學領域,人工智能還會在規范發展之中為人類在環境、能源、醫療等領域提供了顛覆性的發展機遇。

3】智路資本收購日月光四家封測工廠

12月1日,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測集團日月光集團官宣,將其位于蘇州、上海、昆山和威海的四家工廠及業務出售給智路資本,整體交易價格為14.6億美元(約合93億元人民幣)。日月光表示,此次交易可望優化旗下封測事業在大陸市場的戰略布局及資源有效運用,進而強化日月光在大陸市場的整體競爭實力。

智路資本于2017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全球化的專業股權投資機構,專注于半導體核心技術及其他新興高端技術投資機會。

點評:20207月收購西門子旗下傳感器制造企業瑞士富巴(Huba C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唐家樂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