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后學生更累?教師家長的慣有思維轉變了沒?
“以前沒有雙減的時候,我興趣班有8個,雙減之后,我的興趣班就變成11個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溫翠玲
在某小學,孩子們在運動場上做游戲。不可否認,“雙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使孩子們活蹦亂跳起來,還要教師們科學精心設計作業,還要我們學校加強作業的監管和評估,還要家長們的觀念的轉變。
掐指算來,“雙減”政策落地已經四個月了,學校正式實施也已經滿三個月了。政策實施之后,效果如何,學生是否從繁重的作業堆里解放了出來,是否不再趕場子似的參加這個班那個班,是否實現了玩耍自由?好像不盡然。
最近在“hi,南周”上讀到一篇《從“呆若木雞”到“活蹦鮮跳”:“雙減”后我家孩子變了》的文章,感覺這可能是個別家庭的個別現象,不具代表性。至少從我所在東部某地了解的情況來看,遠不是那么回事。
“雙減”實行之后,我一直在關注小學生的雙減效果,一直在跟蹤學生的雙減感受。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學生告訴我,作業少了,基本能在學校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