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到能源,氫能二十年重回風口
早在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規劃期間,中國就曾重視發展氫能。隨后十年間氫能一度受到冷落,如今又重回風口。 地方政府破局的思路之一是發展全產業鏈,通過整合上下游環節降低成本。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
發自:廣州、佛山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1年11月30日,位于廣州市黃埔區東明三路的一座氫能應用示范站開業。該站由中石化和恒運集團聯合建設,是集加油、充電、加氫為一體的綜合站。
2021年12月,一輛藍色公交車在佛山市街頭安靜駛過,車身上印刷的一行白色字體向路人展示著它的不同:氫燃料電動城市客車。
和普通公交車不同,這樣的公交車并不燒油,而是靠氫氣供能。車內存儲的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相結合,發生反應后產生電力驅動汽車,整個過程的排放物只有水。
作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最大的城市,佛山在2016年開通了全國首條氫能源城市公交車示范線?!皻洹钡幕瘜W式H2被印刷在佛山的公交車車身上,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
進入12月,佛山正忙著籌備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氫能產業大會。相比5年前開通氫能源城市公交車示范線,如今氫能已經不僅僅受到佛山關注。
據《中國證券報》11月17日報道,中國已有五十多個地級市發布氫能產業規劃,國家層面關于氫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也將出臺。
12月3日,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多元利用”。
氫具有能量密度大、可存儲、零污染等優點,可通過電解水、工業副產氣體回收等多種方式制取,又可燃燒或通過燃料電池轉化電能,被視為“21世紀終極能源”。
早在2001年至2005年的“十五”規劃期間,中國就曾重視發展氫能。隨后十年間氫能一度受到冷落,如今又重回風口。
二十年來幾經起落,如今為何再次掀起氫能熱?
從熱潮到停滯
早在1970年代,受第一次石油危機影響,美國就曾提出“氫能經濟”,試圖通過發展氫能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美國對氫能的重視延續至2000年前后。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大力提倡氫能,于2002年出臺《國家氫能發展路線圖》。次年,美國發起“氫能經濟國際合作伙伴計劃”,中國也加入其中。
受美國影響,中國在“十五”期間也注重發展氫能。新華社報道顯示,2004年,氫能經濟國際合作伙伴計劃指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時任科技部部長石定環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
作為“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能源技術領域后續能源主題專家組成員,蔣利軍見證了那幾年中國氫能的發展。他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當時中美發展氫能都是從能源安全角度考慮,想要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2005年前后,美國能源部還曾專門派代表團到中國,和科技部一起制定了中國氫能愿景和技術路線圖。
在各方重視之下,“十五”期間中國氫能技術得到發展。蔣利軍回憶,當時中國生產的氫燃料汽車到法國參加比賽,各方面性能都很不錯,技術在國際上位居前列?!爱敃r中國應該是排在第一陣營的”。
當時,采用氫能的燃料電池汽車也被列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之一??萍疾抗倬W顯示,“十五”期間,科技部確立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研發布局,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并列,作為“三縱”之一得到重點研發部署。
然而,到“十二五”時期(2011至2015年),氫能在中國的發展步伐開始放緩。
“201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