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政客”拉瓦特身后的印度江湖
在長達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拉瓦特曾在邊境指揮軍隊,憑借其在動蕩前線采取的行動多次獲得表彰。
在拉瓦特之前,歷任多國旅指揮官都避免采用“強制和平”。但他卻在一年多任期內連續實施了十余次,主動打擊北基伍省民兵,可那里的局勢未見大的好轉。
拉瓦特去世后,誰來接替其職位,成為印度熱議的話題。就印軍現有人事格局而言,這將決定各軍種在未來聯合司令部體制內的地位與影響力,當然也決定“預算蛋糕”的分配。
責任編輯:姚憶江
拉瓦特
“他的離去讓我悲痛?!?/p>
對愛將的去世,印度總理莫迪當天發表貼文表示深切的哀悼,“他為軍隊現代化作出巨大貢獻,對戰略問題的洞察力和觀點都很出色”。
2021年12月8日,印度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因空難身亡。
63歲的拉瓦特,幾乎相伴莫迪執政全程,為其“大國外交”提供力量支撐,這位政治強人也賦予拉瓦特一個職業軍人所能想象的“最高峰”——國防參謀長。
倆人的惺惺相惜,在印度乃至鄰國大多數人的腦海里,卻褒貶不一。
在長達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拉瓦特曾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以及中印邊境指揮軍隊。
《今日印度》評價拉瓦特猶如“軍中的影子莫迪”,“對軍界乏味沉悶的體制極盡顛覆破壞之能事,正如莫迪在總理府所做的一樣”。
巴基斯坦總理國家安全顧問馬哈茂德·杜拉尼曾公開表示,拉瓦特代表了印度軍政界一群上位的“殺手丑角”(Killer clowns)——他們經常表現得放肆張揚,卻終究是個弱者。
拉瓦特與國防部長拉納文特在參加活動。
不太積極的角色
若不是這次意外,拉瓦特還有一項桂冠,等待“加冕”。
早在年初,印度媒體圈就推測,他到2022年3月退役時將被授予陸軍元帥(Field Marshall),這不屬于常規軍銜體系,只作為榮譽軍銜授予有特殊貢獻的將領。印度獨立至今,只出了兩位陸軍元帥,即首位印度裔陸軍參謀長K.M·卡里阿帕和在1971年孟加拉戰爭中,肢解了巴基斯坦的陸軍司令薩姆·馬內克肖。
2014年5月,奉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人民黨候選人莫迪入主新德里總理府,其宣示的“鄰國優先”政策,一度給外界帶來緩和關系的期盼,但多年之后,除了向“被保護國”不丹增加贈(貸)款,向孟加拉國供應電力外,剩下的便是邊境封鎖、插手內政乃至邊境摩擦。
2019年,美國國際信譽研究院一項有關世界55個最大經濟體聲望的研究顯示,雖然印度的整體全球形象比上一年提高了7.4%,但在印度大部分鄰國收取的樣本里,這個數值均為下降。
在新德里和平與沖突問題研究所學者迪潘克爾·班納吉眼里,拉瓦特為代表的職業軍官團,扮演“不算消極也至少不是積極的角色”。因為莫迪曾承認自己有不少于十個情報來源,需要職業意見的輔佐。盡管拉瓦特沒有資格在內閣安全委員會參與意見,但他的軍情系統,能間接影響到總理的決策。
2020年5月8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開辟從內地到里普列克山口的公路,名為縮短印度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去開拉斯山和蔓薩羅瓦爾湖(即中國西藏圣山岡仁波齊和圣湖瑪旁雍措)朝圣路途,但它穿越尼泊爾與印度爭議的卡拉帕尼地區,打破了兩國數十年來在領土問題上的“冷處理”。
對此,尼政府不僅提出外交抗議,還派遣武裝警察進入爭議地區建立哨所,向強行越線的印度人開槍。印軍旋即介入,長期不設防的尼印邊界陡然一變。
據美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