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和時間賽跑的人!丨 一周科創要聞(2021年12月6日-12月12日)

編者按:
發現抗衰物質PCC1,首個中國新冠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獲批,首臺國產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即將量產,世界首款商用鋁離子固態電池將投產……新發現、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來得很好、很及時!

46家國家高新區入選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蘇州獲批創建全國首個區塊鏈發展先導區,哈爾濱、沈陽、鄭州三地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區域科技創新在政策支持下如火如荼進行。

責任編輯:黃金萍

一、公司及技術

1】紫光集團重組戰略投資者確定

1210日,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公告,確定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戰略投資者。

紫光集團成立于1993年,前身系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2004年進行改制重組,目前控股股東為清華控股,主業為芯片業務和云網業務,同時涉足能源、金融、教育等業務,旗下有紫光國微、紫光股份、學大教育多家上市公司。

202171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紫光集團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具體負責開展各項重整工作。

點評:從2019年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對象從蘇州、海南、深圳,到重慶;再到2021年破產重組,紫光集團的走向牽動無數人心,也吸引了各路資本,而今終于塵埃落定,期待盡快推進。

2】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將量產

1210日,成都齊碳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即將量產的納米孔基因測序儀QNome-3841,以及配套芯片和試劑,成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全球第二家將第四代基因測序技術導入商業應用階段的企業。

齊碳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從事納米孔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耗材的自主研發、制造與應用的企業。他們所采用的納米孔鏈測序法,是將單個核酸分子在電場力驅動和馬達蛋白控速的雙重作用下,以連續的單鏈核酸形式穿過納米尺寸的蛋白孔道,當不同堿基通過時,會對孔道內的離子電流產生不同程度的阻斷,因此可以通過捕捉隨時間變化的電流信號來實時識別其堿基排列信息,從而實現對單鏈核酸分子的測序。

點評:1977年,世界第一臺基因測序儀誕生,人類由此開始獲得了探索生命遺傳本質的能力,而今基因測序已廣泛用于臨床醫學診斷、個體化用藥指導、疾病發病機理研究、科學研究等領域。盡管測序儀生產商巨頭Illumina、ThermoFisher、羅氏等,基因測序行業頭部公司如華大基因、貝瑞基因等,長期在基因測序市場占據優勢地位,但新型測序公司總是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出現。

3DeepMind使用神經網絡優化電子相互作用模擬

129日,人工智能企業DeepMind在《科學》(Science)發表文章Pushing the frontiers of density functionals by solving the fractional electron problem(《通過解決分數電子問題推動密度泛函的前沿》),稱神經網絡可以用來構建比以前更精確的電子密度和相互作用圖。

這項研究開發的神經網絡模型,消除了DFT中兩個存在已久的重要系統誤差來源:離域化誤差和自旋對稱性破缺,從而能夠更好地模擬材料中的電子相互作用,給出更為精確的精確密度泛函近似值。DeepMind免費開放了該模型的代碼。

點評:這是一次電子和分子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唐家樂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