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知網被炮轟背后,知識的開放和保護原創就像人類邁向進步的兩條腿
與文學藝術作品等相比,學術研究論文,涉及知識的傳播和科學的進步,涉及更大的公共利益。讓知識能夠為更多人獲取,就可能創造出更多的知識。這就意味著,對學術論文的版權問題,并不能與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適用完全相同的管理規則。
責任編輯:陳斌
八旬老教授狀告知網擅自收錄自己的論文侵權勝訴一事,讓知網成為眾矢之的。媒體、學界一致批判知網“無本萬利”的壟斷經營模式。知網用低價甚至幾乎免費的方式拿到學術論文的網絡傳播權,轉頭向下載論文的用戶收取高額費用,受到各方批判自然不難理解。但其背后,是知識應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以推動人類知識的進步。
中國知網的英文名稱是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是一個主要收錄各領域學術論文的數據庫。知網最早是1999年清華大學校辦企業北京清華信息系統工程公司提出創建的,并被列為清華大學重點項目。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知網已經成為國內非常知名的學術論文數據庫。知網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地位,從演員翟天臨因為“不知知網”而被扒出學術造假一事就可見一斑。每個要寫論文的中國研究人員,甚至是本科學生,都不可能不知道知網。因為看參考文獻要上知網,論文查重要上知網,離了知網,一篇論文就很難完成。
研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