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親吻火焰

“他的追求,使我們慚愧,因為我們的信心太小了,從不敢夢想他的夢想?!薄m

發自:杭州、上海、北京

責任編輯:周建平

今年是徐志摩逝世90周年。詩人之外,徐志摩的報人、散文家、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中西文化交流者等多重身份不被大多數人所認識。拋開對感情生活的炒作、“情種”“風流才子”的標簽,徐志摩形象被窄化的一個原因是,他的一些詩句跨越不同的時代和階層,在無數人的口耳中流傳,吸引了人們對他的大部分注意力。

只就詩而言,徐志摩在許多人心中的形象依然單薄而刻板。他的詩背后深遠的浪漫主義傳統,以及詩人身上豐富而純粹的浪漫主義精神,不僅讓今人感到陌生,也為他同時代的人所驚嘆。如果只讀徐志摩那幾首傳頌最多的詩,而不進入他所處的歷史,了解他在創作、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對愛、自由與美的極致尊崇與踐行,就無法理解他短暫的一生為何能迸發出如此巨大的生命能量,讓胡適感嘆“我們的信心太小了,從不敢夢想他的夢想”。

徐志摩的學生、作家梁遇春曾回憶在上海的一個場景,一天晚上,徐志摩拿著一根紙煙向朋友點燃的紙煙取火,說道:“Kissing the fire?!薄叭耸赖慕涷灪帽仁且粓F火,許多人都是敬鬼神而遠之,隔江觀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火焰里去……他卻肯親自吻著這團生龍活虎般的烈火?!?/p>

也許,對徐志摩的認識之所以存在熟悉和陌生的錯位,除了對其浪漫主義精神的庸俗化理解,更多地源自對烈火的回避。這不是一個文學史神話,而是一個人,以其對“單純信仰”的畢生追求,去展示人在短暫一生中,如何迎接生活中的火焰,甚或成為一團烈火。

語言的拓荒

在浙江杭州,已成為網紅打卡點的徐志摩紀念館,常常伴著年輕的面孔一起出現在“小紅書”軟件上。2021年11月19日,徐志摩的忌日,清晨落著雨,依然有人前來打卡,訪客的臉青春洋溢,連同打卡照片的背景、外墻印的詩人的臉,也那樣年輕。

▲游客參觀杭州徐志摩紀念館  圖/視覺中國

1931年11月19日,34歲的徐志摩所乘飛機在濟南失事,素來以熱情聞名的現代詩人、散文家、翻譯家、編輯家、文學活動家驟然離世,一時文化藝術界震慟,北平、上海和海寧分別為他舉行三場極盡哀榮的公祭。徐志摩去世后,其形象依然在幾代人的想象、注解與追隨中繼續豐盈,成為流行文化的符號。如今各類打卡軟件上,無論紀念館來訪者是為拍寫真還是探店,無論他們寫下多少時新詞匯“永遠的神”“友友們”“絕了”,打卡文案最終總會出現那幾句——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詩,令一百年后的人仍能與創作時刻的詩人共情。覆著爬山虎的徐志摩紀念館內,一場現當代文學研究者紀念徐志摩的學術沙龍正在進行。在一個世紀前開啟的新文學革命中,在五四以來的文言文與白話文的交匯處,詩人是語言的拓荒者。如今已進入文學史的經典作家當年也是一群青年寫作者,他們在標點符號和方塊字中探險,引領著我們開拓語言的未來。

“對當下寫詩的人來說,總有一些人恥于談志摩,覺得他過時,”一位學者在沙龍上說,“但哪怕到了現在,誰都能背幾句他的詩?!?/p>

另一位學者提出,徐勾連起許多文學現象?!霸趧驎r,徐志摩是走讀生,當時年紀和他差不多的納博科夫(《洛麗塔》作者)也在劍橋讀書?!?/p>

有學者總結,徐志摩是非常自信的人,“中國人去西方有一種民族自卑感,但二十出頭的徐志摩和哲學家羅素等人交往很好。當時新詩的產生一直是被舊詩所輕視的,但他和舊詩人的交往也很多?!?/p>

“你們合照的時候,能不能把我P上去???”會場的視頻連線大屏幕上,73歲的學者陳子善笑瞇瞇地說。對中國現代作家的研究,陳子善從魯迅起步,后來在研究郁達夫的過程中對郁的中學同窗、好友徐志摩產生了很大興趣。

長期以來,徐志摩最為人注目的是新詩成就與其引領的“新月派”。但報人儲安平曾在徐志摩逝世后撰文說,“在他自己的功績上,散文的成就比詩要大。他文筆的嚴謹,在中國至今還沒有第二個人?!毙熘灸κ切挛幕\動文人中不多的受過系統的法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學術訓練的人。與西方哲學家羅素、詩人泰戈爾等人交往頗多的徐志摩,在報刊上發表了大量介紹國外的文學、經濟和政治體制的文章。

▲羅素  圖/視覺中國

“除了幾首耳熟能詳的新詩以及幾段情史,不少讀者已不太關注詩人徐志摩在思想和詩藝上的可貴追求?!睅啄昵盀椤缎熘灸εc滬江大學》作序時,陳子善期待該書糾正徐志摩被扭曲的公共形象。在他看來,近年來出版界和影視界為牟利而炒作徐的感情生活,他的形象被涂抹成了“情種”和“風流才子”?!皩π熘灸π蜗蟮耐崆?,并非限于某個時間段,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彼麑Α赌戏饺宋镏芸繁硎?,徐志摩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可否認,而對一位作家最好的紀念是閱讀其作品、發掘有價值的史料來推動對他的研究。

在這場紀念徐志摩逝世90周年活動上,陳子善建議紀念館的館長影印《北晨學園哀悼志摩專號》供與會者研究,這是徐去世后一個月出的紀念專號,作者都是刻入歷史的響亮人物。胡適、林徽音、陳夢家、梁實秋、沈從文……37人寫的各類文字近四十篇,還原了當時的文學現場。這本小書無關文學史地位與家國命運,是一群人驟然失去他們珍重的朋友,文字里的驚愕與悲痛都還新鮮。

▲徐志摩給胡適的信之信封  圖/《徐志摩全集》

“在這七八年中,國內文藝界起了不少的風波,吵了不少的架,許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得不能見面。但我沒有聽見有人怨恨過志摩……他總是朋友中間的‘連索’。他從沒有疑心,他從不會妒忌?!痹趽从讶ナ朗嗵旌?,胡適在《追悼志摩》中回憶。梁實秋在《談徐志摩》里寫到徐在朋友中的靈魂位置,“真正一團和氣使四座并歡的是志摩。他有時遲到,舉座奄奄無生氣,他一趕到,像一陣旋風卷來,橫掃四座。又像是一把火炬把每個人的心都點燃?!?/p>

徐志摩是一位徹底的浪漫主義者,胡適寫道,“他的追求,使我們慚愧,因為我們的信心太小了,從不敢夢想他的夢想?!?/p>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0年后,紀念徐志摩的沙龍活動中有人朗誦他的詩句,與會者都已遠遠超過當時徐志摩的年齡。有人說,“只讀徐志摩的詩,是讀不懂徐志摩的。讀徐志摩,要進入歷史?!?/p>

學生志摩:女權主義、愛因斯坦,與“決心殺懶蟲”

敬奉我最親愛的父母親大人,此是兒子至東美所照的相,大人看了一定很歡喜的。

——1919年8月25日,寫于照片背面,徐志摩,22歲

毫無疑問的是,現代女權主義運動是從瑪麗·沃爾斯通克萊芙特里起源和得到靈感的……中國今天的婦女問題幾乎是一個至關重要、無所不包的問題。它不但是一個社會、文化、思想的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和道德的問題。因為在考慮婦女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在考慮著整個人口的一半,它和另外的一半緊密相關,并不斷對其發揮著難以估量的影響。

要了解中國文化,了解它的長處和弱點,它的落后性和進步性,要懂得它當前為了適應新的狀況而進行改良和革新的必要,并估量它改革和發展的可能進程……鑒于在西方,不管是什么東西,只要與中國有關,就容易引起誤解,所以我想就我能力所及,對有待及時合理解決的中國婦女問題做一些新的探討,不是完全不合時宜的。

——1920年,《論中國婦女的地位》,徐志摩,23歲

1920年,美國,23歲的徐志摩將碩士論文題目定為《論中國婦女的地位(The Status of Women in China)》。一年前的9月,他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系碩士,卻傾心于政治、勞工、民主、文明和社會主義等問題。

20世紀初,始于19世紀后半期的第一次女權主義運動已至高潮,這次運動的主要目標是為婦女爭取選舉權、就業權和受教育權?!艾F在,輪到她們的東方姐妹來思考這一她們長久以來一直羨慕和追求的目標了?!痹谡撐闹?,徐志摩對中國女性的未來十分樂觀,詳盡介紹中國社會的性別傳統與新近的婦女解放進展,并指出中國女性的地位與權利的問題:如女性長久以來受到的教育是“訓練成高尚的母親和稱職的妻子”,而在經濟方面,家庭婦女的“家庭服務具有巨大經濟價值”,“把她們看作在經濟上是非生產性的是錯誤的”,并倡導女性的離婚自由。

在杭州一中同窗郁達夫的記憶中,少年徐志摩在學校熱情活躍,“戴金絲邊近視眼鏡的頑皮小孩,平時那樣的不用功,那樣的愛看小說……而考起來或作文起來總是分數得最多的一個?!蹦菚r徐志摩常在??l表文章,十幾歲時文言功底已經很好。出國前,徐志摩先后就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