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ALK丨韓松:明天的人類
責任編輯:邢人儼
韓松以線上形式參與N-TALK“文學之夜”。
大家好!我是韓松。很高興在線上與讀者朋友們相約南方周末N-TALK“文學之夜”。非常感謝南方周末舉辦這個活動,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份報紙。
“文學之夜”專門設立科幻專場,這本身是一件非??苹玫氖虑?,因為“科幻到底是不是文學”至今仍然存在疑問。我更相信此次專場是源于南方周末對科幻般的現實的一種持續的興趣與關注。
科幻真正進入公眾的視野并得到公眾關心的時間其實并不長,只有十年左右。這十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0年《三體》出版,也是在那一年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強國,后來又成為了最大的出境旅游國。外國人便說:“中國是最科幻的國度,關注中國的未來,就必須要了解中國的科幻?!?/p>
現在各個行業都非常關注科幻。一些城市在建科幻產業園,還有一些城市想把科幻元素添加到城市的交通卡上。今年的月餅很多也做成了“登月飛船”的形狀或是印有“登月飛船”的立體花紋。有些房地產商也在關注科幻,想要建造出科幻的建筑。好些企業家甚至領導干部都說自己是“科幻迷”。為什么大家都關注著科幻呢?這與我們今天的主題有關——明天的人類。
關注人類命運的現代神話
其實我們現在并不太清楚“明天的人類”是什么樣子的。因為大家現在看到的世界好像越來越具有不確定性,這跟以前不太一樣。千萬年來,人類的變化是非常緩慢的,比如像農耕社會的明天,它無非就是在重復昨天,但是后來科技革命、工業革命給人類的明天帶來了新的變化。
1818年,科幻首先在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的首發國英國產生。
20世紀更是出現了許多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