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男醫生走開,恢復性別隔離?莫舉最前衛的旗,做最愚昧的事
“婦產科逐男”造成的醫學倫理學滑坡很可能蔓延到存在相同或相近情況的學科,比如乳腺外科和泌尿外科。一旦這些學科也開始“逐男”,其連鎖反應勢必導致婦女的生存和健康權受到嚴重侵害。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無論是醫生、患者還是整個社會都接受性別邊界在醫療環境中的變遷,即醫生的“去性別化”,醫學倫理、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賦予了醫生跨越性別邊界來對病人身體進行檢查的權力。
近日,某網絡娛樂節目一場關于“婦產科醫生該不該女性化”的辯論引發觀眾爭議,并進一步發酵成為公共議題,在公共輿論領域引起激烈討論,有趣的是,論辯雙方都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自己的核心論點,使這場論戰從表面上看起來,像諸多公共議題的討論一下,具有促進社會進步的積極意義,然而深究起來,其背后卻是令人擔憂的滑坡與倒退。
在前現代社會,有性別隔離的戒律很常見,如男女授受不親。進入現代社會,這些戒律被打破,既解放了女性,也解放了男性。更多的公共場所、更多的職業向男女同時開放是大趨勢。
在這一背景下,醫學倫理也獲得了相應的發展。無論是醫生、患者還是整個社會都接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