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王安石變法的時候, 我們要討論到哪一個層面?”
劉成國的轉變似乎暗合了九百多年來對王安石的態度的來回擺蕩。碩博連讀時,劉成國“喜歡、推崇”王安石;參加工作后,隨著對變法弊端的了解越來越多,他對變法的評價轉為“懷疑、否定、批判”;然而“直到完成年譜的撰寫,閱讀和思考的范圍都有所拓展,我最終還是傾向于肯定熙寧時期所實施的大部分新法”。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北宋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等13人于元豐五年成立民間組織“耆英會”,圖為明代佚名畫家據此繪制的《耆英勝會圖》(局部),該畫作曾于2020年12月-2021年3月在遼寧省博物館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的王安石單元展出。
王安石誕生于1021年12月18日,按這個公歷日子來算,他是射手座。宋代士大夫對星座理論頗為熟悉,蘇軾就曾哀嘆過自己摩羯座的多舛命運,可以推測王安石應該也知道自己是射手座。傳說中的射手座性格——認定目標便一往無前的行動派——也許讓王安石這位改革家多了幾分命定的色彩。
2021年12月18日,是王安石誕辰一千年的日子。很久以來,王安石在民間的形象都不是特別正面。據傳初編于南宋、后來定型于明代的話本小說《拗相公》,就塑造了一個執拗、促狹、剛愎自用的王安石形象?!拔覀兇笏蔚脑獨舛际潜煌醢彩兎〝牡陌?,所以才有了后來的靖康之禍?!痹挶纠锏娜宋镞@樣說。事實上,從南宋到晚清,這樣的王安石形象不僅在民間文學中流行,也存在于史學家和精英知識分子的認知中。
王安石在現代人頭腦中的正面形象——無所畏懼、意志堅定的改革家——來得相當晚。宋史學家李華瑞把南宋以來九百多年里人們對王安石的評議與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南宋至晚清,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王安石的形象非常固定,盡管偶有人佩服他的魄力或贊同某些變法理念,但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他就是一個應當為北宋滅亡負責的“拗相公”;第二個階段為晚清至20世紀前半葉,經過清末改革家梁啟超的鼓吹,王安石的形象有了180度大反轉,很多人開始用現代經濟學的眼光來審視他的變法措施,豁然發現某些變法具有現代價值;到了20世紀后半葉,王安石變法再次成為爭論的焦點,“文革”中他被認為是法家的代表而受到推崇,改革開放后又由于他的變法措施過度干預經濟而被指為聚斂無度,正反觀點激烈交鋒,好像回到了九百多年前變法剛剛推行的那幾年。
對王安石的評價,似乎走過了漫長的圓形曲線,回到了起點?!耙惶嶙兎?,就要吵架?!比A東師范大學教授劉成國這樣形容宋史學界圍繞王安石變法的爭吵的激烈程度。多年來,宋史學界圍繞王安石變法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大小不一的分歧,正反陣營的學者們用一本本專著和一篇篇論文炮轟對方的陣地。2021年,劉成國出版了最新的由他點校的《王安石文集》,但他拒絕就王安石的變法措施發表任何具體評議,“我寧愿離(“戰場”)遠點,只表述在著作中?!彼麑δ戏街苣┯浾哒f。誕辰一千年,對王安石的評價依舊蓋棺而未定論。
四修王安石傳
撫江自南向北貼著撫州老城的東面緩緩流過,這里有一座山丘,上面是王安石的祖宅。少年王安石常常跟著大人們在此游憩,年長之后,他不時想起老家的山水,“雖其身去為吏,獨其心不須臾去也”。如果一切順利,2021年12月18日,宋史學界關于王安石誕辰一千周年的研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