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尋找最大公約數:集體右轉、四大議題、兩難選擇
二戰后,社會黨和共和黨長期穩居法國兩大主流思想的代表位置。近年來,法國政壇價值觀越來越分裂,傳統政黨逐漸喪失影響力,整個社會往往難以達成共識,不論左派的社會黨,還是右傾的共和黨,它們內部都分化為左與右兩個極端。如今,誰能最大程度地籠絡民意,找出政策的最大公約數,誰才能入主愛麗舍宮。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1年12月9日,法國巴黎的一處圣誕市場,一名攤主在攤位前等待客人光臨。近來,歐洲能源價格上漲直接推動原材料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多名總統候選人就經濟與就業問題發聲卻難以提出有效的政策方案。
距離2022年法國總統大選已不足四個月,各大黨派緊鑼密鼓地舉行競選造勢活動,六名候選人更是摩拳擦掌。
“集體向右轉”
一場民主競選在暴力中拉開了帷幕。2021年12月5日,63歲的埃里克·澤穆爾(éric Zemmour)出現在巴黎北郊的一家展覽中心。
這名極右翼獨立候選人的首場競選集會原本定在巴黎音樂廳。但是,來自工會、極左翼政黨、反種族主義等五十多家團體的阻撓,令澤穆爾不得不臨時更換場地。
“我們會贏!”“澤穆爾,總統!”在集會現場,一萬多名支持者一邊揮舞著三色旗,一邊高呼支持澤穆爾的口號。其間,多名身穿印有“拒絕種族主義”T恤衫的活動人士也進入現場,引起雙方肢體沖突。隨后,雙方拳腳相加,并投擲椅子等物品。
在這場騷亂中,澤穆爾也未能幸免。網絡直播畫面顯示,一名戴著口罩、身穿淺色上衣的年輕男子沖上演講臺,用雙臂卡住了澤穆爾的脖子。據法新社報道,澤穆爾腕部等受輕傷,醫生建議他休養9天。
澤穆爾出身新聞記者、時政評論員。2000年,在參加法國電視2臺的訪談節目《我們還沒入睡》(On n'est pas couché)時,澤穆爾因發表極端反移民言論而聲名鵲起。
反移民、反傳統、主張脫離歐盟,以及擅長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極端言論吸粉,也讓澤穆爾贏得“法國特朗普”的綽號,其支持率一度超過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主席瑪麗娜·勒龐。法國《費加羅報》樂觀地預測,澤穆爾很可能取代勒龐闖入第二輪投票,與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一決高下。
澤穆爾個性強悍。2021年11月底,他在馬賽的公開活動中也招致左右兩派沖突。當時,一名抗議的女子向坐在汽車中的澤穆爾豎起中指,他則毫不客氣地豎起中指回擊。
過去的十多年間,澤穆爾也曾以極端言論、煽動暴力和種族仇恨而兩度被定罪。法國輿論擔心,澤穆爾參選可能將激活法國暴力的傳統。
在法國政治史上,總統慘遭暴力毆打和刺殺屢見不鮮。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來,相繼有薩迪·卡諾(Sadi Carnot)、埃米爾·盧貝特(émile Loubet)、保羅·杜默(Paul Doumer)等多名總統遭到刺殺。2021年6月8日,現任總統馬克龍在與民眾熱情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