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力丨2021,我愛讀的五本書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陳高華:《元代佛教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4
歷史研究者對過去的追問或發覆,在風格上可以非常不同。由陳勝何以自號“張楚王”,揭示出“非張楚不能克秦,非承秦無以立漢”的時勢因革總脈絡,是一種從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切入超復雜歷史認識的論述風格。本書作者所擅長的又是另一種本領。他是簡化藝術的大師,即他總是能從碎若散沙、紛如亂麻的駁雜事象中,精準地提煉出一幅幅清晰有序的整體圖景。
書里的《再論元代大都的皇家佛寺》,最初刊發于我編輯的《清華元史》。重讀該文,仍像當年一樣被浸潤于其中的聚沙成塔的功力所震撼。關于“不斷改變,多次反復”的元政府對佛寺的賦役政策,作者概括道:“納、免之爭,中心是佛寺續置土地的待遇問題”;“而續置土地的實質,則是佛寺對民間土地的兼并”?!对系亩U教之爭》斷言,1288年的禪、教廷辯,“是至元八年二宗會議的繼續。只有把兩者聯系起來,對后者的性質才能看得清楚??上Р簧俜鸾淌费芯空叨己雎粤恕?。用語的平實,更襯托出力透史籍紙背的深刻識見。
本書所收二十篇論文中,有八篇寫于作者七十五歲之后,其篇幅更超出全書之半。老一代元史學者的集體風范,對后輩不能不是高壓強的無言鞭策!
陳福民:《北緯四十度》,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8
歐亞腹地的歷史文化,與三條緯度線密切相關。那里的黃金草原帶,擺動于北緯50^o上下,從呼倫貝爾向西伸展遠達八千余公里。從北緯50^o南下到穿越內蒙古中部和準噶爾盆地的北緯45^o線,地理景觀遂從草原漸變為半荒灘草地。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