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萬點可期”說不負責任——專訪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

為了公平,資本利得稅應該征
    南方周末:今年“兩會”期間,民建中央提交了 “完善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的提案,提出征收資本利得稅,據說您個人也是主張征收資本利得稅的,為什么?
    成思危:我去年12月中旬就已不擔任民建中央主席了,不大清楚這一提案的出臺過程。民建會員大多數是經濟界人士,都比較關注資本市場。在中信集團公司有一個民建支部,他們在一次證券市場的研討會上,建議應該對證券市場的稅費有一個通盤考慮?,F在,國家收印花稅,證券公司收手續費,證交所收管理費,但是,多數國家收取的資本利得稅,我國目前還沒有考慮征收。
    我曾經說過,應當征收資本利得稅。這是為了整個社會的公平而遏制暴利和過度投機!你想,一年收入兩萬四的人就要交納個人所得稅,而炒房炒股賺幾十萬、上百萬的人一點稅都不交,這合理么?
    我在去年發表的《讓股市日趨健康》一文中就已指出,如果要收資本利得稅,必須堅持兩條原則,第一條原則就是保護中小投資者,也就是起征點要高,比如說月收入五萬元以上,另外一個就是要鼓勵長期持股,如果你持股一年以上再賣,可以減收,甚至免收。
    南方周末:征收資本利得稅的建議,是否與最近幾年來股市和房市總體上高歌猛進的局面有關?
    成思危:流動性過剩造成了股市和房市同時飆升。在流動性過剩的前提下,應該采取措施,而且這個措施應該是長期的。我認為征收資本利得稅的問題值得研究。


勞動合同法肯定是善法
    南方周末:今年“兩會”,新勞動合同法成為一大熱點,您認為勞動合同法是惡法還是善法?
    成思危:肯定是一部善法。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原意是好的,因為它是要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的權益應該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不然各地就可能會有很多差別。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勞動者的收入應該是逐步提高的,福利也應該是不斷改善的,這個是世界各國的共識。
    由于勞動合同法的推出,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成本增高,生存不下去,有的甚至遠走高飛,轉移到勞動力更加便宜的國家,這是正?,F象。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產業升級是大勢所趨。
    但是企業只有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不斷增加職工工資,否則拿什么付工資?現在有人說,二次分配要注重公平,一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這個概念我覺得不大對。二次分配要注重公平,一次分配則要注重效率。一次分配是企業內部的分配,政府可以做的,只是規定最低工資水平、規范勞動關系等等事宜,至于企業給工人多少工資,則要根據企業的效益來確定。
    我還主張要三次分配,就是先富起來的人們,自愿拿出一部分財富幫助弱勢群體改善它的醫療、生活、教育等條件。
    這樣的分配體制才真正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以前過分強調效率不強調公平的時候,我大聲疾呼注意公平,但是現在大家都強調公平的時候,我覺得要注意提高效率。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不能提高,你拿什么去改善人民的生活?企業要是倒閉了,那公平和效率都沒有了。

 

黃金十年的說法不大負責任
    南方周末:這兩天,A股跌破4000點的說法,搞得股市人心惶惶,您怎么看?
    成思危:我在去年年初就指出,股市泡沫正在形成,投資者要注意風險。我看當時股市漲得很快,認為有必要提醒投資者。我當時還說過,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漲上去也會掉下來。嚴重的泡沫使股指漲到6000點,現在掉到4000點左右。當時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F在大家冷靜一些了。
    南方周末:有人說中國的股市在未來幾年能夠漲到8000點,甚至一萬點,會這樣么?
    成思危:“萬點可期”、“黃金十年”等等說法都是不大負責任的。從長遠看來,由于股市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它將來總有可能漲到一萬點,但是兩三年之內不可能。因為熊市和牛市總是交替的,根據中國的情況來看,大概也就三四年交替一次。十年黃金牛市的說法,已被事實否定了。
    南方周末:今年2月份的CPI上漲了8.7個百分點。面對這么高的數字,你覺得中央政府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成思危:在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通貨膨脹采取的措施都已經講到了。我個人認為在執行中要注意兩點:
    第一,中央政府的措施要得到嚴格執行,不允許陽奉陰違,不允許打擦邊球。
    第二,政府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有缺陷,要及時改正?,F在我們政府很多部門,還不大習慣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其實這是不對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成不變,發現問題就應當及時改正。


我是以學者的身份說話的
    南方周末:過去十年,您不僅是一位學者,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您就股市等公共問題發言的時候,是怎樣處理學者和國家領導人的身份關系的?
    成思危:其實,我每次發言的時候都強調,我是以學者的身份講話的,但是人們還是不大理解。實際上,從人大的角度看,我首先是人大代表,人大是立法機構,政府是行政機構。人大是集體決策,我也只有一票,所以每個人大代表應該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這個意見可以被采納,可以不被采納,并不是說都被采納。
    我在人大發表的意見,估計有30%左右沒有被采納,因為多數人不贊成。所以,我覺得人們把人大副委員長這個身份和政府副總理等同起來,實際上是不對的。這在國外是很清楚的,國內有些人卻一直弄不清。你看國外的議員有意見就說,政府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所以不要把我的想法誤認為是政府的想法,更不能以此為由來阻止我講話。至于我所講的話是否正確,可以等時間和實踐來檢驗。


金融改革的得與失
    南方周末:您在參政議政中多次論及金融改革,為我國的金融改革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一個審慎的樂觀主義者,您如何評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改革的得與失?
    成思危: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金融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績,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去年專門出了一本《論金融改革》的書來論述。我國的金融和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金融相比還不夠成熟,雖然說我們的銀行上市成功了,但上市成功并不等于改革已完成,我們在金融創新等等方面,跟人家差得很遠。我們銀行的人均利潤和收益成本比,比人家低不少。
    現在,給中國戴高帽子的人比較多,說中國是金融大國。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還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還不能說是金融大國。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看這個問題:
    第一,從國家的發展過程看,它首先是輸出初級產品,然后是輸出制成品,然后是輸出資本,然后是輸出知識,我國現在還處在輸出初級產品和制成品這兩個層次上,資本輸出很少,知識輸出就更少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很多方面都還不如人家,我們還沒有紐約、倫敦這樣的世界性金融中心,談不上金融大國。
    第二,從資本的發展來看,第一步是產業資本主導,第二步是商業資本主導,第三步是金融資本主導。我國現在僅處在產業資本主導這一步,金融資本還沒有在我國起主導作用。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說我國的金融資本很強的話,我們就不會拿那么多的外匯儲備去買人家的債券了。買人家的債券,就是我國自己的金融資本家沒有能力運用我國的外匯儲備來賺錢,所以只好把錢借給外國,讓外國的金融資本家去賺錢,然后把債券的利率給我們。
    南方周末:就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而言,假設我們用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比喻我們的競爭能力,您認為我們應該處于哪個階段?
    成思危:我覺得總體上可能也就是中學生的水平,雖然我們有一些很優秀的人才,但還是鳳毛麟角,也起不到操控全局的作用。


警惕重蹈日本的覆轍
    南方周末:您認為我國會不會像部分日本金融界人士所擔心的那樣,重蹈日本泡沫經濟的覆轍?
    成思危: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但是中國和日本的情況有所不同:
    第一,社會制度不同,中國是在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下,沒有黨派之爭,沒有反對黨。雖然說我們的某些金融政策可能不完備,但還是比較容易貫徹,貫徹過程中或許有人打擦邊球,但畢竟沒有人公開反對,而日本就不同了。
    第二,中國現在是發展中國家,以實體經濟發展為主,盡管金融也在發展,但是金融資本還沒有起到主導作用。從這一情況看來,盡管金融上遇到的問題會對國家有比較大的影響,但影響的程度不會像日本那么大。
    第三,正因為我國的虛擬經濟不夠成熟,所以我們現在有些問題實際上是由于缺乏經驗造成的,這些問題它比較容易改正。而那些金融制度已經比較固定的國家,像日本那樣就不好改。
    從這三點看來,中國可能不會像日本那樣嚴重衰退,但我們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南方周末:我們應該怎樣將居安思危的意識化為行動?
    成思危:我認為要從這三個方面來進一步防止重蹈日本覆轍:
    第一,嚴格地執行政策?,F在控制熱錢的流入非常重要,因為熱錢流入造成了我國流動性過剩,容易引發通貨膨脹。但是要控制熱錢流入必須要有嚴厲的措施,必須要更進一步加強政府的權威來控制熱錢的流入。
    第二,提高我國自身的金融競爭力。我們要研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把握好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
    第三,如果政府部門有不足之處,甚至決策錯誤之處,要敢于承認,及時糾正。最怕的就是為了保住政績而捂住問題。
    南方周末:您剛才說了中國如何避免重蹈日本覆轍的思路,這些觀點您在參加議政的過程中提出過嗎?
    成思危:我沒有專門針對這個問題來提,但是提出過相關的觀點。關于東亞金融危機,我曾在參政議政中報告過其對中國的啟示。但那個時候的問題跟現在不一樣。我最近在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講,改革開放中制度創新是關鍵,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即法治和人治的關系,公平和效率的關系,集權和分權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南方周末:日本的匯率改革與日本泡沫危機有一定的關系,就中國而言,您認為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在什么時候推進比較合適?
    成思危:我在東亞金融危機時提出要三步走,第一步就是釘住美元,第二步是釘住一籃子,第三步就是實現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F在實際上在走第二步。蒙代爾曾對我談過,2008年有那么多外國人來中國,實現自由兌換正是好時機。我說這取決于兩條,第一條是世界總的金融形勢,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幣種的走勢,第二個取決于我們監管的能力,如果管不住就放開,通常就會出事。我主張要循序漸進,逐步放開?,F在我國經常賬戶下1996年就放開了,資本賬戶下約有一半基本算放開了,今后要穩步推進。
    我國已經加入WTO,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一體化的步伐也在加速,所以我認為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的時間不會太長,有人說要30年,這太悲觀了。我個人的估計應該是5年到10年。

 

(責任編輯 李紅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