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確定的2021,相信“相信”的力量

把所有的遺憾和不安、失落和悲傷都留在2020,一年前,我們帶著這樣的期許開啟了2021。

如今這趟列車即將抵達終點。這一年,有人離開,有人歸來;有人得到,有人失去;有人面臨轉折,有人重拾希望……

或許你我很難用一個詞精準概括所有的悲歡,但經過這一年,我們大概更能理解,大江大河也好,瞬息萬變也好,大時代里的小存在也好,我們都要努力好好生活下去。我們始終相信,有一種力量伴隨我們一路同行。

這種力量,就是相信。因為相信,我們會全力以赴;因為相信,你我會看到更多光明。

一些平凡,可能會在時間的累積下變得不平凡。而那些不確定,都會在你我的行動中慢慢變得確定。

回顧這一年,我們格外感謝那些勇敢拼搏的人、善意守護的人、探索創造的人、傳承發揚的人……在不確定的2021,他們讓我們篤定相信,美好生活依舊值得期待。

我們也希望,這些正在發生的美好,能將“相信”的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華為滔客說DIGIXTALK制作了這支視頻,獻給我們共同經歷的、不可復制的2021:

我們相信創造者

2021年是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陸續發射的空間站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標志著中國進入太空站時代,“天上宮闕”即將從神話變成現實;天問一號著陸火星,拉開深空探測的序幕;嫦娥五號從月球采樣后順利返航,成為中國載人登月工程推進中的重要里程碑……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途中,我們不斷創造歷史。

這是中國航天人的高光之年,榮耀背后,細節同樣耐人尋味。

航天產品是已知產品中保險系數最小的,各部分都是極限設計、極限連接,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發射失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火箭發動機焊接車間班長高鳳林在華為滔客說(DIGIXTALK)的演講中分享過一組數據:火箭燃料輸送管厚度僅0.08毫米,比一張普通的A4打印紙還薄,焊點寬度0.16毫米,要在這毫發之間完成焊接,誤差時間必須控制在0.01秒以內,且一組發動機3萬次的焊接過程中,不允許一次失敗。

如此嚴苛的條件,對操作者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能擔此重任者,無愧于“大國工匠”的稱呼。

嚴謹之外,中國航天事業也不乏詩意的一面。

空間站命名為“天宮”,火星探測車叫“祝融”、月球探測器叫“嫦娥”、探測車叫“玉兔”……這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文化密碼,也是創造者心中的詩和遠方。這一點,“玉兔二號”月球車的總設計師賈陽體會尤其深。

作為設計師,他陪伴著玉兔一號和二號這兩輛月球車度過了15年,像是看著孩子長大一般。每一次發射前的準備,都如同為女兒準備嫁妝。每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他還會為遠方的“女兒”寫詩。

誰說科研只有嚴謹理性,他們的浪漫都藏在日常里。

今年也是中國科技高速發展的一年。

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5G網絡大國,我們的5G基站數量占全球的70%,最高的基站甚至已經登上珠峰,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安營扎寨”,并成功讓珠峰峰頂實現5G信號覆蓋,這樣的“高度”,也是通信領域的歷史性突破。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焦點所在,5G正在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

華為中國區5G品牌負責人蘇小堤在一場題為《5G,已來》的演講中提到,“5G的使命不僅是豐富和方便日常生活,未來還將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ICT水平技術實現融合,推動各個行業企業在各環節的變革,成為行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span>

科技的進步關乎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關乎國家競爭力的構建,最新的科技成果一旦用于生活,將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我們相信創造者,因為他們不僅在創造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在創造我們的未來。

我們相信守護者

今年春天,有一群“可愛的朋友”,牽動著網友們的心。

它們是一群“離家出走”的亞洲象,為了守護它們平安回家,云南共出動警力和工作人員2.5萬多人次,無人機973架次,布控應急車輛1.5萬多臺次,疏散轉移群眾15萬多人次。

人類為何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來守護大象?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放說,“生物多樣性并不是一個被我們創造出來的目標,它是這個世界最根本的本質?!币吧鷦游锸堑厍蛏鷳B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休戚與共。

而且,野生動物離我們并不遙遠。

王放在華為滔客說的演講里,分享了一個普通人很少會關注到的現象:當人類文明不斷朝城市化演進時,與我們共生在城市的野生動物,也在快速城市化。保護野生動物,給予它們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蔽覀兿嘈攀刈o者,也理應成為守護者,因為守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守護人類自己。當每個人都能在其中貢獻力量的時候,不僅會讓野生動物,也會讓每個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年中一場暴雨,讓我們再次認識到,在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然而渺小的人類,也可以因愛而強大。

當中原大地變成一片汪洋時,無數人站了出來。交警赤腳站在齊腰深的水里維持秩序,武警戰士累到席地而睡,平凡人也彼此伸出援手,同舟共濟。

英雄不在電影和小說里,災難面前,每個挺身而出的平凡人,都是英雄。

河南拆彈專家王百姓,今年70歲,從事案件防爆工作已經有四十多年,排除各類炮彈兩萬余枚、爆炸裝置及啞炮一千多個。然而普通人很少聽說他的事跡,因為他的工作,就是于無聲處化險為夷,無人知曉就是最大的成功。

害怕嗎?當然。他在華為滔客說中分享道:“每一次排爆,都是一次生與死的考驗,穿上防爆服的那一刻,就是與死神的較量。支撐我一次次向危險走去的,是警帽上的國徽、肩頭的責任,和心中的大愛?!?/span>

我們相信守護者,我們相信英雄就是主動站出來的平凡人。而每一個平凡人,都會在某一刻成為守護他人的英雄。

我們相信傳承者

今年春節,河南衛視以一曲《唐宮夜宴》驚艷出圈。

婀娜穿行于山水畫卷和博物館中的少女,用靈動俏皮的舞姿,引領我們一窺盛世大唐的風貌。

隨后推出的端午奇妙游開場舞蹈《祈》,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賦》,融合敦煌飛天元素,以超高難度的水下舞蹈完美演繹“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女風姿,再度全網刷屏。

國風盛行并非始于今年,近年來,伴隨著文化自信回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發現傳統文化之美。

中式婚禮禮服設計師張伊宇在華為滔客說中分享了她的發現,近年來,選擇中式婚禮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對于婚禮禮服,也有了更加個性化的要求。傳統的設計融合新人的故事,這封“穿在身上的情書”,不僅是美好愛情的象征,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

而新生代藝術家喬喬,則通過“讓文物活起來”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他在華為滔客說的演講中,分享了為陜西歷史博物館打造新唐風IP“唐妞”背后的故事。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唐朝文化聚集的寶庫,唐妞的造型就脫胎于文物三彩女立俑。以水墨技法演繹“萌”版唐仕女,立住了IP的形。而陜西方言版表情包、線下聯名活動,則讓唐妞真正活了起來,走入人們的生活。

現在,唐妞和她的官配CP“唐寶”,已經成為陜西文化旅游的一張名片,不僅登上央視春晚,也走出海外,向全世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文化看上去無形無色,卻決定了我們的社會從何處來,往哪里去?!蔽覀兿嘈艂鞒姓?,他們喚醒了我們根植于基因的傳統審美,也在用更有感染力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我們相信美好生活”聲“產者

作為一個擁抱新知和多元觀點的分享平臺,華為終端云服務推出的滔客說DIGIXTALK,將大咖嘉賓的精彩人生,濃縮在一場20分鐘的演講中。從日常生活到理想遠方,從尖端科技到奇思妙想,帶領觀眾領略更多未知的美好。

你可以在滔客說APP、華為視頻、華為教育中心觀看,也可以在華為終端云服務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公眾號觀看精彩片段,同時,DIGIXTALK的音頻內容同步上線了華為音樂APP和華為AI音箱。

在這里,你可以跟隨極地科考隊員李航,去看極晝里永不落下的太陽、冰山崩塌激起裹挾著碎冰的巨浪;

跟隨星空攝影師葉梓頤的鏡頭,去追逐城市里已經難覓蹤跡的璀璨星空,領略滾滾星河、浩渺宇宙的魅力;

跟隨教大山里的孩子寫詩的康瑜,去聽聽小詩人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藏在詩里的孤單與向往;

跟隨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內鏡診療中心尚書主任,了解我們如何打破外資技術壟斷,研制出我國的電子內窺鏡系統;

跟隨中國農業大學韓一軍教授,去看看由科技賦能的未來農業,如何實現袁隆平爺爺的“禾下乘涼夢”。

每一個個體所創造的美好,共同構成了時代的美好。

滔客說也致力于成為時代的記錄者,在信息過載的當下,我們不僅需要美好發生,更需要美好“發聲”。

告別由無數故事和情緒匯聚而成的2021,迎來嶄新的2022,我們依舊相信“相信”的力量,也相信,你我都將成為美好生活的生產者。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