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稅務在助力粵澳深度合作上探路先行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橫琴方案”)發布3個月以來,合作區市場主體活躍度保持較高水平,新辦理稅種認定、發票領用、申報納稅等涉稅事項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月均達600戶。
市場主體發生納稅申報等涉稅行為,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經濟活力?!皺M琴方案”發布以來,廣東在稅收助力粵澳深度合作上探路先行,積極謀劃通過推動政策創新、加強服務創新、深化征管改革,探索對接澳門、服務“一國兩制”新實踐的總體思路,助力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增添稅務力量。
落實減稅政策,為科研創新注入動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珠海)數據與應用中心,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歐比特”)總經理顏志宇向記者展示著依托“珠海一號”衛星星座大數據研制的“綠水青山一張圖服務平臺”?!拔覀兛梢詫ι鷳B環境、農業農村、應急管理、交通建設等要素進行快速精準的監測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未來希望借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橫琴合作區”)建設的東風,將服務推廣至葡語系國家、‘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區域?!?/p>
顏志宇提到的“珠海一號”是該公司自主研發及運控的遙感微納衛星,已完成三組共12顆衛星發射,其中8顆高光譜衛星多軌組網運行,填補了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領域的空白。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持續升級給了我們大膽創新的底氣。”歐比特財務總監陽嶺峰介紹道,2018至2020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累計達5192萬元,這筆資金直接促成了“珠海一號”衛星星座等科技型產品的面市,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市場競爭力,躋身行業領跑梯隊。
為了幫助企業直達快享政策紅利,廣東稅務部門以更專業、更精細的服務理念,將以往“漫灌式”的政策宣傳向更具特色、更加新穎的“滴灌式”政策輔導優化轉變,將分散于不同稅種單行文件中的稅費優惠政策進行分類匯集、全面解讀,同時還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通稅費服務直通車,提供點對點服務。
廣東稅務部門走訪企業了解需求,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今年年初得知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至100%后,我們投入創新的動力更足了,前三季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已經達到2619萬。”珠海拾比佰彩圖板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首家在北交所掛牌上市的企業,公司總經理杜國棟表示,稅務等政府部門高效、人性化的服務,各種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地,為高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橫琴合作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強科技創新的導向讓我們信心倍增?!睆V東中星電子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家戰略工程“星光中國芯物聯網工程”項目的主導者。該公司財務負責人趙丹表示,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每年研發費用約2000萬元?!?span>2020年以來,我們享受15%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減免稅額超過3000萬元,更多資金可以投入到研發中去,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此外,今年橫琴稅務部門推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多繳稅款‘自動退’,不僅不需要申請,只要5個工作日即可退稅到賬,也為我們節省了時間和成本。”
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橫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0億元,截至11月,橫琴稅務部門為企業辦理留抵退稅14.7億元,橫琴合作區內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金額達12.68億元。此外,橫琴小微企業享受各項減免稅政策,累計減免稅3.15億元。
加強服務創新,支持重點產業發展
橫琴稅務部門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起首個智能稅務微廳,打造“5分鐘辦稅服務圈”。
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研發總部大樓,墻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中藥材,園區的各個角落也遍布中醫藥的文化元素。作為《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后首個落地項目,產業園在橫琴運營10年,目前已吸引注冊企業216家,其中澳門企業52家,逐漸形成中醫藥產業集聚效應。在產業園的幫助下,澳邦制藥、張權破痛油等澳門本土制藥品牌的代表產品也成功“走出去”在莫桑比克面世。
“產業園的發展,得到了國家及粵澳兩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僅從稅收來看,就已累計享受稅收減免超過2.5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首席財務官張海鴻認為,“橫琴方案”提出要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也為產業園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近年來,產業園進駐的不少生物醫藥企業,取得可觀的突破性成果,讓這里成為珠海生物制藥技術更新的策源地。園區內企業也充分享受了稅收政策紅利,企業研發、經營和進一步發展得到了支持。
位于產業園研發檢測大樓的珠海天祥粵澳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產業園引進的重點企業,作為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檢測平臺,該企業2020年享受15%企業所得稅優惠減免稅收123萬元。
位于產業園孵化基地的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要致力傳染病疫苗、腫瘤、罕見病及其他蛋白缺陷類疾病的mRNA藥物研發,根據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新政策,該公司已經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金額1087萬元,為持續研發提供了資金支持。
橫琴稅務部門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起首個智能稅務微廳,打造“5分鐘辦稅服務圈”。
在落實好各項稅務政策的同時,橫琴稅務部門圍繞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創業園區,提供個性化稅務服務和配套。首個智能稅務微廳已經進駐產業園,為園區200多家企業和附近企業提供便利化、全功能辦稅服務渠道,從一照一碼信息采集到發票申領、發票代開、申報繳款等日常業務均可辦理,打造“5分鐘辦稅服務圈”。
這個智能稅務微廳連同橫琴稅務局辦稅服務廳港澳服務專區、澳門粵澳工商服務中心,作為橫琴“一區一廳一中心”跨境聯動智能辦稅模式,為納稅人提供跨境“云端辦稅服務”,辦稅“一次不用跑”,目前辦理業務超過40萬宗。該模式入選廣東省自貿區六周年最佳制度創新案例,2020年2月起在全省推廣。
數據顯示,9、10、11三個月,“橫琴方案”提出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的新登記企業戶數占當月新登記總戶數比重節節攀升,分別為68.7%,69.1%,75.4%,成為新登記企業中的重要產業主體。
推動政策創新,助力粵澳民生融合
近日,“2021粵澳名優展”——粵港澳大灣區四大產業發展論壇在澳門舉行。在論壇上,橫琴稅務部門面向澳門企業和居民開展稅收政策宣講和交流,通過座談了解澳門企業和居民的需求、建議和期望,解答澳門企業和居民關心關注的稅收問題,更好地為澳門企業和居民在大灣區投資興業就業提供稅收政策、辦稅方面的便利化服務。
橫琴稅務部門為澳資企業開展稅收政策培訓。
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加快,澳門員工以派遣形式到橫琴工作也逐漸成為常態,讓澳門納稅人更好地適用稅收政策、享受個性化、定制化、便民化服務,將有利于促進粵澳兩地人才要素加速流動。
例如,針對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派遣澳門員工到橫琴工作所涉及的個稅問題,橫琴稅務部門提前介入,把澳門橫琴兩地用工模式稅收問題作為一個全新的課題進行研究,對稅務處理涉及的居民身份類型、境內雇主、境內工作天數、境內停留天數、境內居住天數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解決個人所得稅怎么繳、繳多少的問題。
民生問題也是粵澳融合過程中備受關注的話題。作為社保征收機構,橫琴稅務部門與人社、醫保、銀行等開展跨部門合作,在政策和業務辦理準入上實現創新突破,推動灣區“社保通”工程在橫琴落地,一方面為常住橫琴澳門居民辦理社保參保,幫助他們享受內地醫保待遇,目前在珠海參加居民醫療保險的澳門居民約4萬人,在橫琴就醫的澳門居民超過10萬人次;另一方面,讓內地赴澳門務工人員可以在橫琴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目前參保人數861名。這一創新舉措有效助力粵澳兩地民生保障領域融合,對于補充澳門人力資源不足、支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發揮積極作用。
為了進一步便利澳門居民和赴澳務工人員辦理內地社保,2021年4月,橫琴稅務部門首創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社保費,該舉措具有零時差、零風險、零手續費的獨特優勢。在廣東省稅務局的推動下,橫琴稅務部門與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聯廣東分公司深入合作,對社保費征收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改造優化,開辟“電子稅務局+云閃付APP或銀聯在線支付”通道,港澳居民使用境外銀聯卡繳納社保費只需數分鐘?,F在,無論是澳門居民或者赴澳務工人員,只要在澳門當地申請辦理銀聯卡,就可以直接在電腦前完成繳社保費操作。
“當前,橫琴‘非接觸式’辦稅率接近99.5%,居全省首位,這也是橫琴合作區加快銜接港澳,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的重要體現?!眹叶悇湛偩种楹J袡M琴新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袁紅兵表示,橫琴稅務部門將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線,著力服務橫琴合作區重點產業發展、促進粵澳經濟民生領域融合創新,積極在“一國兩制”新實踐中展現稅務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