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相信“光”,這座城市開始閃耀
“雙碳”時代的“追光”故事。
責任編輯:戴春晨
慶歷五年,歐陽修謫守滁州,公務之余探山尋水,留下了名篇《醉翁亭記》。
若歐陽修穿越至2021年,他會發現,環滁皆山,山上有他不認識的風光:連綿的光伏面板和高聳的白色風機。
面板風機的風光,始于滁州市五年前的轉型決心。滁州,位于皖蘇交界處,緊鄰南京江北地區,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內的“雙圈”城市,安徽省內經濟總量位列第三、人均GDP位列第四。
自2016年引入光伏玻璃項目以來,滁州圍繞自有的石英砂礦,從零開始打造光伏全產業鏈,目前總投資突破2000億元。
這是硅基資源型城市,在“雙碳”時代的“追光”故事。
2020年,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碳排放,化石能源消耗是主力?!半p碳”目標的承諾,意味著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空間巨大。而光伏發電,石英砂等硅資源必不可少。自此,硅基資源城市替代碳基資源城市,走上舞臺。
12月15日,《滁州日報》在頭版刊登長篇報道《助力“雙碳”,打造世界光伏之都》,講述滁州光伏產業崛起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從南到北,正在多個小城發生。
五年,從0到2000億元
滁州有礦,礦是石英砂。
石英,硅酸鹽礦物,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材料,應用于光伏、風電、電子、智能制造、高性能材料等多個戰略性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鄧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