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環城100公里一級綠道全線貫通 ?大熊貓搬家倒計時?
12月17日下午一點半左右,成都環城生態公園成昆橋在空中完成103.5度轉體,成功貫通。記者從天府綠道集團獲悉,該橋為成都環城生態公園全環最后一座貫通的橋梁,截至目前全環78座橋梁全部貫通。
天府綠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昆橋貫通后將連接錦城湖公園與新體公園,該橋的貫通也標志著環城生態公園100公里一級綠道全環閉合。
歷時1600余天,環城生態公園規劃建設“5421體系”(500公里綠道、4級配套服務體系、2萬畝多樣水體、10萬畝耕地),跨經12個區,涉及約133平方公里生態用地逐步串珠成鏈。全面閉合的公園城市“綠脈”,將串聯起桂溪生態公園、錦城湖、青龍湖等重要節點,121個特色園區鋪陳開來,高品質城市中心公園已然筑景成勢。
如果環城生態公園是鑲嵌在成都繞城附近的一根翡翠項鏈,那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以下簡稱“熊貓基地擴建區”)就是就是項鏈上最閃亮的一顆,也是環城生態公園即將開園的園區中最受矚目的一個。
自從前幾天公布了年末全環貫通、滾滾搬家的消息,就有無數熊貓迷在問,國寶的新“別墅”都準備好了嗎?哪里可以近距離見證大熊貓啃竹子的吃貨本色?哪里可以親眼目睹戲水池里的可掬憨態?哪里可以沉浸式偷聽國寶在棲架上酣睡打呼嚕?
今天就有第一波“幸運兒”走進了滾滾的新家探秘,跟隨他們的視角一起看看吧——
熊貓基地擴建區有多大?有什么新設施?
擴建區位于原熊貓基地西北側,面積2530畝,相比原來的熊貓基地,總面積擴大了2.5倍。
根據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及科研需求,擴建區劃分為“冒險溪谷、無限山丘、英雄農場、探索密林、科研片區”5大主題板塊。其中新建了18棟大熊貓館和1棟大熊貓幼崽貓舍,并為大熊貓伴生物種設置了1棟金絲猴館舍及2處紅熊貓(小熊貓)館舍。
設計上結合原始植被群落,充分考慮大熊貓的保護繁育、教育科研,以及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務等需求,科學規劃布局分區。游客中心、商業街區等功能性設施也按照最低干預的原則,合理分布在園區之中。
滾滾的新“豪宅”長啥樣?
園區西大門由玉壘路接駁系統連接成都地鐵3號線及川陜路接駁站。出口處依山而建11棟川西民居風情商業街,萌萌的熊貓文創、餐飲美食等一應俱全。
由西門進入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冒險溪谷區。四個圓形獸舍和三個卵石獸舍通過棧橋相互串聯,方便游客在高低起伏的棧橋上游覽,自由自在地穿梭于熊貓生境上空。
在整個冒險溪谷區,為每個大熊貓都定制了專屬的私人大別墅!室外生境模仿大熊貓原始的野外生活環境,山水相依、花草相伴、植被豐富、生機盎然。當游人們在此區域內參觀游覽時,也仿佛置身于一個原始而自然的世外桃源。
探索密林
冒險溪谷東側,是有著眾多原生林和竹林林盤的探索密林區。4處大熊貓館舍和1處小熊貓館舍坐落于此。利用原生地貌環境自然的高差關系,這個區域還設置了占地23.4畝的金絲猴館,在室外金絲猴家族生境區,游客可通過穿梭其間的長觀景棧道,近距離“旁觀”金絲猴群的日常。
要說探索密林的最大亮點,就是繁育大熊貓幼崽的星星產房了,產房整體造型呈竹葉型,每一枚葉片都是一組游覽空間。奶乎乎的大熊貓幼崽,恰似芝麻團子,一個跟斗、一個哈欠都能把人的心“萌化”!
同時,專門設置的“地堡式參觀區域”,可以為游客帶來別開生面的沉浸式參觀體驗。游客通過地堡深入到大熊貓生活的室外生境區域,親臨大熊貓日常的活動場所,與可愛的國寶們隔窗相望,親密互動;平視和仰視視角,也讓熊貓愛好者們能有機會細致入微地觀察其一舉一動。
往南行進,靠近無限山丘區,游客可以在這里停下腳步稍作休息——占地62畝的綜合商業街里,有餐飲、超市、IMAX影院等消費場景供游客體驗。
沿山勢而下,山丘貓舍共有4處,同時,大熊貓的伴生動物紅熊貓(小熊貓)也在這里安家。其中,大熊貓館設計的室內展示區,配備著成套的熊貓生活設施,滿足大熊貓日常生活所需,大熊貓可以在這里盡情的戲水、休憩和進食。恒溫的中央空調保障室內溫度舒適宜人,滿足了國寶們容易怕熱的溫度要求。
而在廣闊的室外生境,每只大熊貓都享有單獨的生活空間,可以在這里自由奔跑,玩耍。同時,所有植物均使用無毒、無刺、無味、利于攀爬、生長健壯的四川本土植物,保護大熊貓的健康。
為了防止打擾到可愛國寶們的日常生活,游覽線路上采用圓木圍擋結合玻璃窗的方式,使得熊貓室外生境半隱半露,為大熊貓們保留下一部分寶貴的“私人空間”。
繼續往西南方向行進,就踏入了英雄農場區,這里的3座貓舍,將是10余只英雄熊貓母親以及歸國熊貓的新家。
此區域擁有廣闊的室外生境區,面積足足達到了18000㎡,且都配有清涼舒適的大熊貓戲水池、供大熊貓攀爬的花樣棲架以及遮蔭防曬的高大樹木。給大熊貓提供了一個廣闊、原始生活環境的同時,“豪宅”內置的一切都盡可能全面地滿足國寶們生活、玩耍的需求。
在英雄農場的東北角,一棵高達69.8米的“竹筍”正傲然矗立,它是成都市以“春筍破土、芙蓉花開”為設計理念的城市新地標:成都熊貓基地觀光瞭望塔。佇立于整個園區的制高點——“筍尖”,游客們便可將熊貓基地擴建區盡收眼底!
此外,這片區域與老熊貓基地接壤,因此新建的檢驗檢疫中心也坐落于此,作為歸國大熊貓、野外馴化大熊貓入園第一步。
滾滾的健康有何保障?科研工作在哪里進行?
北接英雄農場,東接老熊貓基地,是一處不對外開放的科研片區,承載著重要的動物科研、醫療和后勤等功能,包括熊貓醫院、科研樓和食品加工站區域。
熊貓醫院作為大熊貓健康保證的重要環節,醫療設施齊備、功能十分完善。不僅有眾多的實驗室,也不乏核磁共振、CT、DR、MRI及手術室等專業醫療間,還有3處供大熊貓康復活動使用的室外生境區;科研樓是本區域的核心,分布著各類專業實驗室、辦公室,是大熊貓科研項目的重要保障;食品加工站則專為大熊貓提供每日三餐,什么“盆盆奶”、“筍筍”都一應俱全。
“滾滾”豪宅貼心設計 舒適度UPUP!
為了保證滾滾們的新家舒適度,整個擴建區的規劃和建設中,都堅持“環境友好”與“動物友好”。
在生態環境方面,嚴格控制人工干預的方式與力度,利用山體沖溝及溪流形成的山地溪谷,結合原始植被資源,形成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主的多層次景觀帶。并在溪谷洼地增設湖泊,形成優美園區場景的同時,完美解決園區雨洪調控與管理的問題。
在動物友好方面,更是貼心細節滿滿!
室外大熊貓生境區,結合大熊貓野外生存環境特征,選擇大熊貓伴生植物,并依山就勢設置戲水池、塑石水溝等空間,形成大熊貓生活玩耍的“花園”。同時充分考慮大熊貓喜涼爽厭高溫的習性特點,設置霧升降溫系統。
在室內大熊貓生境區,也配置有熊貓活動棲架、休憩墊料池及戲水池,并結合基地對大熊貓的養殖經驗,設置毛發收集池及相應的清潔用水設施,滿足大熊貓生活和科研教育需求的同時,盡可能為游客呈現出大熊貓“怡然自得”的生活景象。
看完這保姆級的“國寶豪宅探秘”,大家有沒有搓手期待呀?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擴建區將于2022年元旦開園。元旦后游客即可入園,屆時,將為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大熊貓迷”們奉上更新鮮、更愉悅的游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