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宗源:擔當的勇氣

甕安事件最終在地方政府的主動引導下得以透明、及時地報道,這在中國應是首次。而偏居內陸的貴州當地對現代傳媒的開明認知,亦給公眾以嶄新印象,這與曾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的石宗源,關系密切。

責任編輯:曹筠武 朱紅軍 實習生陳伊瑋

62歲的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在2008年告訴了中國一個地方高官突破范式的可能,而且是在敏感的群體性事件上。

整個甕安事件過程中,石宗源的性格鮮明與基層官員的治理乏力,形成截然對比。事件初步平息的第二天,石出現在甕安街頭,在當地公安局旁,向公眾當場道歉。此后面對當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石又兩次鞠躬道歉,并說給自己只能打50分。

石宗源果斷拋棄了處理群體性事件傳統的“高壓”和“封鎖”方式,他在一干黨政官員面前念了自己打印的網絡帖子,點出謠言之嚴重,更直言若甕安事件發生反復,自己將向中央請辭。

甕安事件最終在地方政府的主動引導下得以透明、及時地報道,這在中國應是首次。而偏居內陸的貴州當地對現代傳媒的開明認知,亦給公眾以嶄新印象,這與曾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的石宗源,關系密切。

風波之后,南方周末記者曾與石宗源面談其當時所思所想。石坦言,一些處理舉措,亦是根據形勢主動做出。在中國的政治邏輯中,“及時應對”亦需擔當的勇氣,其化危機為契機之智勇,實屬難得。

甕安事件的妥善解決,是中央與地方處理群體性事件“新思維”的集體合力,并從此成為中國處理類似事件的典范,而石宗源在事件之后發動的持續反思,更值得尊重。對執政黨來說,這是智慧和自信的體現,是治理方式的進步,同時也是中國政治文明的一部分。

 

網絡編輯:莫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