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要素,如何從“聚合”到“聚變”?

編者按:
2021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在深圳舉辦首屆科創大會。會上,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員陳少兵、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孫福全、數字輝煌創始人王世渝分別做了主題發言。

圍繞著科技創新的話題,麻省理工學院上海校友董事會主席、健垣科技CEO董增軍,碧桂園創投管理合伙人牛若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昕,創大資本創始人、董事長許洪波,也在會上進行了探討和分享。

現將這些主題發言和圓桌討論輯錄如下,內容有部分刪節。

責任編輯:莫聞

“科創最重要的要素是人”

南方周末:科創到底是什么?科創的要素都有哪些?你如何給它們按照優先級排序?

許洪波:科創要素的核心,是用創新技術的方法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第一,什么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第二,你究竟改變了什么?很多人只是模仿,難以克服認知的障礙或者是認知的局限性。比如喬布斯之所以偉大,因為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意識到,未來手機不再是通訊工具、而是社交和娛樂工具。第三,在降本增效、技術改變、模式創新等方面,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

李昕:從經濟學角度看,創新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對技術的吸收、引進、消化,都屬于創新,只有當我們在技術樹上再往前已經一片空白時,才需要做發明式的創新。發明式創新成本非常高,風險特別大,一將功成萬骨枯。

對企業創新而言,首要目的是要守住陣地,要打陣地戰。如果市場沒有了,公司天天賠錢,創新有什么意義?對高校研究人員而言,創新是游擊戰,有什么打什么,更偏基礎、原創。我個人不主張鼓勵企業做最前沿、基礎性、原創性的創新。

科創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我認為比較核心的人才:一是在整個創新網絡中處于關鍵節點的人才,可以把不同創新主體、創新需求對接起來,實現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提高創新效率;二是是跨學科人才。我們做科技成果轉化,最痛苦的是老師的研究和企業的需求相互Get不到。就像有人認為中醫無效、有人認為有效,爭論不休,為什么就沒有人把中醫中藥的療效以科學的范式把它驗證一遍呢?

牛若磊:任何企業,人都是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