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順其自然都是刻意為之

2020年他用尼龍筆、豬鬃筆、狼毫畫筆等交替畫下180天內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貴州茅臺、中國石油等上市公司的股票漲跌情況。

▲詹蕤在其個展《數據自然主義》現場  圖/本刊記者 孫凌宇

身為一名大學老師,詹蕤未免太沉默寡言了。認識近十年的外地朋友來到武漢,一伙人聚在一起,他滴酒不沾,旁人有說有笑時,他總是悄然離席,招呼那道還沒上的菜。有人喝多了,自然也是他挨個護送回家。

性子悶悶的,頭低低的,即便口音偏重,身邊人也常常不覺得他是做派豪放的武漢人。只有談論到本土某任首富,或是車窗外歷年不變的菊花展等熟悉的城中話題,他才難得搭上好幾句話。

不在湖北美院教課的日子,他基本都待在自己設計改造的工作室。放點輕音樂,搗鼓實驗似的進行嚴密創作。拿天氣來說,他做過一個系列是把一張120cm×120cm的畫布均勻分成100個正方形,每個正方形再細分四個小三角形,每天根據陰晴雨雪選取不同色度的黃色或紅色或別的單色涂滿,一幅作品的生成需要歷經400天。

▲《天氣——400個藍色三角》 布面丙烯 120cm×120cm 2016

還是圍繞天氣,他又從淘寶上買遍不同顏色、厚度的A4彩紙,通過不同方向的折疊來表示當日天氣,每一張折后攤開,在穩定的光線環境下掃描或是拍攝,去掉暗角后再拼接為一張120cm×169cm的大圖,每張紙攤開的幅度大小決定了折痕的深淺以及陰影的面積,選取紙張的正面或背面來拍攝也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v橫皆為7列,一張完整的圖記錄著49天的陰晴,近兩個月又過去了。

▲《天氣——162.24克 深紫》

作品名稱跟藝術家本人一樣惜字如金,流露著體檢報告般分毫不差的氣質:《天氣——304.2克金黃》《天氣——162.24克湛藍》,除了主題、紙張克數、顏色,別無其他解說。前來湖北美術館二樓觀看詹蕤個展的觀眾很少能一眼探出其中究竟,藝術家朋友來了,好些也以為是繪畫作品。

不愿就此作罷的特地去請教專業人士,對方煞有介事地答,“這是一次電腦帶來的藝術革新,類似于電腦編程,是電腦導入數據之后,用各種軟件做出來的圖,而不是畫的,算是視覺藝術的新領域吧?!?/p>

逐日堆疊的誤解與困惑在展廳間飄竄,區別僅在于“看不懂”和“看不太懂”,以至每回遇到陪著朋友來看展的詹蕤,常年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