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肉食者天堂

我在喀什做過一個無聊的測驗:隨便走在街上,如果遇見一家烤肉店(只要門口有烤架),就去吃一串,那走一個小時,能吃到多少家。我當時正從艾提尕爾清真寺旁的小路上往古城里走,胃口大開,卻依然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等吃到第五家時,還沒走出古城,肚子已經撐了。誘惑之下,我當然一家吃了不止一串烤肉,而前面似乎還有煙氣繚繞,于是趕緊識相放棄了這個游戲。

責任編輯:楊嘉敏

肉孜阿洪的小烤肉 (萬蜜/圖)

烤肉的多種吃法

喀什是肉食者的天堂,來了之后才發現,原來一種簡簡單單的羊肉,能變幻出各種吃法。

再多吃幾家又發現,各家烤肉雖然看似相似,吃起來卻大有差別。每家碼料不同,烤的程度也不同。我偏愛烤得熟透的,肉不要太大塊,最后外脆里嫩,再撒點辣椒面就行。

我以前愛吃是古城正門外的藍公羊。進門時,胖乎乎的老板像一尊佛像一樣,聳立在柜臺后,面前擺了一大盤腌好的羊肉,他慢悠悠地串肉串,抬頭瞟你一眼。結賬時,他簡單用布把手一抹,問一聲:“吃了什么?”然后胖手指在計算器上點,也不擔心我們撒謊。

好幾年過去,再去藍公羊,發現柜臺后的人換成了瘦一些的。向新老板打聽,他說胖老板是他親戚,去世了。店面翻新過,菜單沒變,但點菜時他們開始記賬了,我也總覺得烤肉沒以前好吃了。

正在串肉串的老爺爺 (萬蜜/圖)

于是我最喜歡的烤肉店,變成了民族街上的白公羊。白公羊的肉串稍小,但火候掌握到位,有外焦里嫩的口感。給烤肉小哥拍照時,他總是格外配合,還老擺出怪表情。簽子倒數第二塊肉一般是肥肉,剛出爐時,肉串表面的油還在滋滋作響,趕緊送入口中,肥瘦相間,齒間留香。

不僅烤肉串會有肥瘦搭配,喀什最特色的俗稱“白加黑”的油包肝子也是如此,一大塊白色的肥肉裹著深色的羊肝,油膩和干澀的口感融合后,反而成了新的味覺體驗。

烤肉串是最簡單樸素的烤肉,價格比北疆便宜太多,在5元左右,我在香妃墓附近的一家烤肉攤,吃過最便宜的2元一串,量和味道都絲毫不遜于市區。傳統上,他們會用紅柳枝串肉烤,因為烤時紅柳的植物香氣會滲入肉中。不過現在因為環保,絕大多數烤肉店都改成了鐵簽子。在周日荒地鄉的牛羊大巴扎中,還能找到紅柳烤肉,15元一串,可能啃完一串肚子已經半飽了。

周日牛羊大巴扎里的紅柳烤肉 (萬蜜/圖)

若是第一次踏入一家烤肉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