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長剖析滇池治理

秦光榮稱,昆明采取很多問責官員的辦法,得到了群眾認可,值得肯定

 

   

 2007年1月31日,云南省第十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閉幕。秦光榮(左)當選為云南省省長 鮑利輝/圖


“對于民間環保組織,政府是歡迎的”
    “輿論監督制度化,不僅是對政府而言,對媒體自身的公信力也是一個考驗?!?BR>    “政府要敞開胸懷,破除陳規和定勢,廣納民智,邁開改革開放新的步伐?!?BR>    這個年初,西南邊陲的云南,不太平靜。
    先是改革官員仇和入主昆明,掀起治吏風暴,刊載著昆明市官員手機號碼的地方報紙,幾度脫銷;再次是,“輿論監督”被寫進省政府工作守則,明確成為問責官員的制度依據之一,外界稱,這在地方政府中屬首次。
    但云南事實上是一個欠發達地區,甚至貧窮,60%的地方財政需國家轉移支付。
    連日小組會上,包括財政部部長、新任環保部部長列席旁聽時,云南代表渴望國家支持的情緒,不掩飾,不客套,一些話甚至很直接,比如有代表說,財政干部是新時期最可愛的人,希望多到云南走走;再比如滇池治理,有代表直言,國家投入甚至不如東部省份的一個零頭,而滇池治理的“十一五規劃”,時間已經過半,但仍得不到國家批復。
    省長秦光榮總是靜靜旁聽,對代表們的抱怨,偶爾流露出苦笑。其實,滇池也許是最令其心憂,也是云南最大的痛。
    曾有外國專家質疑,滇池是全世界湖泊治理的反面教材。但云南已無退路,秦光榮甚至對本報記者說,滇池清,則昆明興,云南興。他還說,十年要使滇池發生明顯改觀。
    秦光榮是一位守信的省長,準時面對記者,也希望在滇池治理上,他同樣實現諾言。


滇池清,昆明興
    南方周末:如何客觀描述滇池目前的污染狀況?
    秦光榮:我常說,昆明這個城市,有兩大優勢,一個是氣候好,四季如春,另一個是有滇池,很少有城市擁有三百平方公里的湖泊。水是云南發展中急需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云南水資源豐富,全省水資源呈現出“水多、水少、水臟”三個特點。
    水多:云南境內河流眾多,人均擁有水資源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水少:由于降水年內分布嚴重不均,水利工程設施不足,導致滇中、滇東北重要經濟區工程性缺水。水臟:全省部分高原湖泊受到污染。就滇池水質而言,六十年代,它是二類,七十年代到了三類,八十年代到現在是劣五類。昆明現在成了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不足三百立方米,這在全國是非常低的水平,滇中地區缺水也很嚴重,所以說,云南的發展,解決水的問題是必過的關。
    南方周末:這么多年的治理情況如何客觀評價?
    秦光榮:這么多年來,治理滇池污染是有成效的。首先,大家對滇池治理的緊迫性、重要性有了更加統一的認識,都知道“滇池清,昆明興”的道理;其次,建設了一批污水處理設施,包括城市管網、垃圾處理等工程;第三,關閉了原滇池周邊的一些污染企業、工業設備,工業廢水對滇池的污染已經降到了5%。但客觀說,水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南方周末:滇池治理“九五”、“十五”計劃都沒完成目標,為什么?
    秦光榮: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投入不足,另一個就是管理體制不順,九龍治水的狀況依然存在?,F在污染惡化的趨勢有所控制,但滇池污染治理的形勢依然嚴峻。2006年底,我就組織省發改委、昆明市對滇池治理作了進一步調研,2007年春節上班第一天,恩培同志就組織省委、省政府聽取了調查匯報,對滇池治理思路做了調整。國務院召開“三湖”治理工作會以后,我們又開了一次會,我講了“三個最”:下最大的決心,花最大的工夫,盡最大的努力,一定要促使滇池治理有個實質性的進展。
    南方周末:治理滇池污染現在是什么思路?
    秦光榮:我們調整了“十一五”治理規劃,把原來40多個項目,調整到60多個,投資從40多個億上升到80多個億,加大了系統治理的力度。簡單地說,第一,環湖截污,對城市管網實行改造,把污水截住,經過污水處理后再流入滇池;第二,退塘、退田、退房還湖,恢復滇池的原有生態;第三,加大水源地的保護;第四,加強入湖河道的治污;第五,加強底淤治理,滇池淤泥最深的地方有4米多深;第六,開展外流域引水研究,如果每年可以調6億立方水,滇池的水3年換一次,就能實現流水不腐。
    南方周末:按照這個計劃,等多少年,滇池才能重復高原明珠的形象?
    秦光榮:我只能說,如果治理措施都到位,特別是外流域引水今年能夠開工的話,10年后,滇池的水就能發生明顯改觀。
    南方周末:民間環保組織是否能在保護滇池生態上發揮作用?
    秦光榮:對于民間環保組織,政府是歡迎的,政府和民間的環保組織對保護生態這個問題,目的是一致的,我們是可以互相溝通的,也可以互相促進保護生態環境。


經濟速度與環境保護
    南方周末:其實云南的旅游資源豐富,完全可以在旅游這一綠色行業上做大做強?
    秦光榮:我們正在做規劃,打算啟動旅游的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希望從發展服務業的角度,用綜合改革發展試點的方式來推進旅游業發展,推進云南旅游的第二次創業。我們想通過改革綜合實驗區解決4個問題,一個是破解旅游發展的體制問題,靈活整合各種資源,發揮綜合效益,這需要我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進一步解放思想。
    第二個目的能夠推進一些重大項目的建設,加快旅游產業大發展,形成旅游發展的新業態,這也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
    第三個目的能夠在統籌城鄉的問題上得到突破,通過培育旅游產業來推進城鄉統籌,云南的城鄉發展不平衡還是很嚴重,尤其是邊遠少數民族地區。
    第四個就是在生態環境文化的保護上有所促進。
    南方周末:發展的措施有了,怎么才能讓下屬都不折不扣地實施呢?
    秦光榮:這就涉及到行政問責的制度了,今年我們全力推四項制度,一是行政問責制,解決官員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二叫首問責任制,誰最先接觸問題,誰自始至終把問題辦完,主要是解決公務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問題。三叫限時辦結制,就是辦事不拖拉,講效率。四叫服務承諾制,提高政府服務水平。今年云南省政府機關要狠抓這四項制度的落實。
    南方周末:有阻力嗎?政府部門會不會不適應?
    秦光榮:有少部分人還沒有重視,這需要觀念的轉變,還有就是推進的決心,不能發文了事。
昆明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南方周末:最近昆明市實施了一系列新的舉措,似乎也是循行政問責精神?
    秦光榮:昆明市委市政府現在的決心很大,他們采取了很多問責的辦法,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我相信會有利于促進政府工作的開展,是值得肯定的。
    南方周末:云南這次把輿論監督寫進政府工作守則,我們覺得是一個制度化嘗試,你是怎么看待輿論監督的?
    秦光榮: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里面也提了,政府要接受社會各個方面的監督。把輿論監督制度化,既是政府開明和自信的表現,也是促進政務公開的一種方式?,F在的媒體包括網絡,反映問題速度快,在建設民主政治進程中,黨政干部要學會如何發揮輿論優勢,并適應輿論監督,推進工作。
    反過來,輿論監督的關鍵還是真實、客觀、公正,不夸大,不失實,不片面。對政府工作有批評意見是很正常的,輿論監督制度化,不僅是對政府而言,對媒體自身的公信力也是一個考驗。只有真誠的、以建設性為基礎的良性互動的監督,才是對國家負責,對人民有利的。
    南方周末:輿論監督的放大效應非常大,你難道不擔心對云南的形象或者你自己帶來負面影響?
    秦光榮:現在提倡實話實說,只要是實事求是的報道,反映事物本質的報道,有批評反而能促進工作,當然在涉及一些重大事件時,新聞媒體在唱響主旋律同時,還要把握節奏和全局。監督的目的,應該是督促和幫助政府履行職責,解決問題。
    南方周末:廣東正在開展新一輪思想解放,以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有沒有注意到?
    秦光榮:發達地區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對于我們云南這樣相對邊遠欠發達的省份,解放思想,促進發展,更為迫切。我們省今年也啟動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的大討論,政府要敞開胸懷,破除陳規和定勢,廣納民智,邁開改革開放新的步伐。

 

(責任編輯 林楚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