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之年度調查報道:《甕安事件調查》系列報道
2008年已經成為群體事件顯發的年份,《中國新聞周刊》的表現,無疑為媒體在這一敏感領域中如何發力、怎樣作為,樹立了典范。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助理編輯 陳軍吉
◇特約撰稿:錢真 記者:蔡如鵬、王維博◇《中國新聞周刊》◇2008年7月14日
致敬理由:如果聯系到甕安事件的群體性性質,如果清楚該領域此前一直是媒體報道慎入的地帶,就不難理解該組報道的難度和價值。
即便不論上述背景,報道以超越同行的“獨家”,以對最核心人物的突破,以對縣域利益生態最真實的還原,亦堪稱調查報道的上乘之作。整組策劃的背后是試圖對真相一網打盡的野心。報道也許并沒有給出少女李樹芬跳河的最終真相,卻最大限度地揭示了一個普通刑事案件,緣何演變成大規模群體性沖突的內在邏輯。而對后者的著力,亦顯示了操作者撇清表象,把握事件主要矛盾的清醒判斷。
2008年已經成為群體事件顯發的年份,《中國新聞周刊》的表現,無疑為媒體在這一敏感領域中如何發力、怎樣作為,樹立了典范。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