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里的斜杠中年,組了一支法官樂隊
朱嶸此前認可“判決之外,法官無言”。但后來發現,如果出現在聚光燈下,能校正公眾對于法官的一些成見,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趙俊動過好幾回離職的念頭??伤摹胺劢z”感覺到,他還是很喜歡做法官帶來的成就感,“手握利刃,但不傷害別人”。
《宜懷念》是奶奶灰樂隊所有曲目中最為沉重的。一位網友說,這首歌讓離世的法官不再僅是英模的形象,“而是鮮活的,純粹的,因為愛,而被懷念”。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譚暢
奶奶灰樂隊由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朱嶸(左)和趙俊(右)組成。
組建樂隊走紅以后,法官趙俊有些困擾。他到基層法院出差,總有人親切地喊“趙法官,我聽過你的歌”“趙法官,你的小說我看了”。趙俊點頭微笑,感謝對方的喜歡。但心里頭忍不住琢磨,趙法官應該是哪件案子辦得讓人心悅誠服,討教一二;趙法官應該寫了哪個判例總結,總結得很好。
趙俊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任審判員,要說判案,他是專業的。2018年回歸審判庭以來,他每年審結的案件量在全庭前列,2021年審結近300件。同事評價他,“辦案的精準度和拿捏度很到位”。
只是他的“跨界”太突出,網名“桂公梓”更知名。他寫過“80后法官筆記”小說《決不妥協》,短篇小說《金陵十二區》拿到中國科幻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個人公號上的文章也很受歡迎,經常成為法律圈熱點。兩相比較,主職工作倒顯得“拖了后腿”。
他覺著搭檔朱嶸沒有這樣的困擾。朱嶸和他是一個大院的,在江蘇高院工作22年,從書記員到庭長。2020年朱嶸獲評江蘇省最美法官,“他的辦案能力是得到公認的?!壁w俊說。
兩人在2018年組了個樂隊叫“奶奶灰”,趙俊作詞,朱嶸作曲。奶奶灰的成名曲《寧海路75號》以法院生活為題材,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門牌號命名。他們把組合的演唱風格定位為“機關民謠”。
機關民謠意外地受歡迎,法律圈內人覺得寫出了自己的心聲。后來,他們陸續給女干警、法院書記員、社區防疫工作者寫歌,說的都是身邊的日常。2021年11月,“奶奶灰”樂隊再出新歌《宜懷念》,追憶離世的法官們。
“奶奶灰”出道
那一年的那一天,來到這門前
滿地的梧桐葉,初來乍到的秋天
穿制服的小姐姐,漂亮得不明顯
你說夢想定會實現,在未來的某一天
——《寧海路75號》
朱嶸與趙俊經常搭檔接受采訪,兩人在一塊,能說出相聲的味道來。
朱嶸44歲,卻擁有一頭奶奶灰的頭發,看起來嚴肅正派,負責說些一本正經的話;八零后趙俊要壯碩許多,濃眉小眼,在“捧哏”的位置上得心應手,“樂隊從頭到尾就我們兩個人,他是隊長,我是副隊長”。
朱嶸在江蘇高院的執行裁判庭當庭長,日常的工作是辦理各類涉及執行的訴訟,同時要應對各種“老賴”,還有對下級法院指導和監督的工作。
趙俊在民事審判庭第六庭,天天跟土地、房子打交道,處理建設工程糾紛、房屋租賃買賣等案件,“算是專業化程度、難度都比較高的條線”。
如同外科醫生與內科醫生之別,法院里也是隔行如隔山。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兩人彼此認識,但無過多交流。更多碰頭機會在下班后的人工草坪上。兩人都是法院足球隊成員,固定每周三下午6點約在一處樓頂的五人制小型足球場,酣戰兩小時,才欣然散去。
在趙俊的描述里,是他拉著朱嶸“勇敢跨界”。
2017年,在江蘇高院內部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大院里傳聞已久的文藝青年朱嶸上臺表演,抱著吉他,自彈自唱《從前慢》。那聲音清澈透亮,帶有少年氣質。場下的觀眾不過癮,又鼓動著再來一首《同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