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與機遇

利用青春期大腦的變化,可以更好地促進可能具有叛逆色彩的年輕人的生活軌跡向有益的方向轉變。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神經科學的新發現看作是一個改變青少年行為方式的機會。 (視覺中國/圖)

有這樣一則當代的故事:曾經有一個成年人想鼓勵八年級學生吃更健康的食物。這位成年人在營養學知識的指導下為學生們設計了一項課程計劃,其中包括為什么食用水果和蔬菜有益,而食用垃圾食品有害等知識。一個類似的方法也適用于年齡更小的孩子。但是,事實是八年級的學生們認為這種干預措施是成年人的無聊之舉。他們會繼續吃垃圾食品,一些人甚至比以前吃得更多。

在現實中,類似的故事隨時都在發生。盡管青少年的年齡各不相同,課程中的目標可以從減少青少年中的欺凌或抑郁現象,到增加他們對數學的喜愛度,但是結果卻無一例外都令人沮喪。研究人員發現,對更年幼的兒童有效的方法對青少年不再適用,且八年級似乎是轉折點。

如果我們更仔細地考慮一個八年級的學生應該是什么樣子,以及其大腦的發育水平,這個故事可能會有一個更好的結局。13歲的孩子關心的是身份和尊重——這些孩子不想被大人優待。在2019年發表于《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沒有提供營養信息,而是向得克薩斯州三百多名八年級學生提供了一些調查報告。報告揭示了食品公司在主要面向青少年消費市場的食品中,使用了不健康的成分,但這些公司的高管卻不讓自己的孩子吃這些食品。這些學生被激怒了,他們開始把健康飲食看作反對這種操縱的方式。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學生們會在食堂購買更健康的零食。在一項跟蹤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睪酮水平較高(這是進入青春期的一個生物標志)的學生,尤其是男孩,更有可能因為干預措施而表現得更好。

在過去15年里,神經科學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青春期大腦結構和功能變化的理解。青春期從10歲一直持續到25歲左右,這是一個大腦快速成長和神經元功能微調的時期,此時的年輕人對社交暗示和獎勵特別敏感。最近的研究集中于探究青少年的大腦如何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它們顯示社會環境和社會接受度能顯著影響青少年的行為。青春期可能是社交和情感學習的一個敏感時期。在這段時間,大腦中會發生神經化學變化,以幫助青少年從社交活動中學習。

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將這些神經科學發現,看作是一個改變青少年行為方式的機會。當年輕人尋求經驗時,老師、父母和其他有影響力的成年人應該設法為他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并避免給其帶來負面影響,如吸煙或吸毒等。這一觀點也是2019年美國國家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Engineering and Medicine)的一份報告中有關青少年前景部分的中心思想,該報告呼吁對這些項目和干預措施進行投資,利用青春期大腦的變化,促進年輕人的生活軌跡向有益的方向轉變。

社交和情感學習敏感期的存在也表明,青春期的某些階段可能比其他階段更適合采取干預措施。在青春期早期,大約9—11歲就是一個特別的時期。如果我們在此時培養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和激發其學習動力,可以使他們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營養學實驗也顯示了一些經過微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瑩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