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孩子階層滑落? 父母“雞娃”不如“雞自己”
孩子的起跑線從來都是父母。撇開智商、性格這些源于基因,不能改變,也無可抱怨的因素。父母的成就,也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經濟、文化水平、社會地位,人際關系網絡,這些父母努力可以得到的東西,會一直影響孩子,提升子女在接受教育、就業、職場等競爭中的優勢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人民視覺
近日,一名博士“虎爸”逼著一雙還在上幼兒園、小學的兒女學習高數、文言文,甚至謾罵、體罰子女。妻子向法院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法院經調查后作出裁決:禁止虎爸對子女以及相關近親屬實施家庭暴力。
高學歷父母,往往對子女的成績有更高的期待。這些家長以為自己高智商、高學歷,配偶也是高學歷,一代更比一代強。在這種高期待之下,他們加大對自己孩子教育的投資,奧數、各種雞娃。但高智商的父母未必生出高智商的子女。當這些高學歷家長發現,孩子學習起來并不輕松,不如其他小朋友,也不如自己小時候,很多高學歷的家長心態就會失衡。
更有另一些“雞娃”(即激娃,又有給娃打雞血之意)的父母,年紀在三十多到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