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嫌棄到愛上5塊錢料理包,有煙火味的外賣怎么越來越少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快餐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選擇,早餐的皮蛋瘦肉粥、胡辣湯,中式炒菜的黃燜雞、宮保雞丁、酸菜魚,從主食到小吃,從中餐到西餐,越來越多地使用料理包來制作。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為什么當代年輕人愛上料理包。
打開外賣軟件,隨機點開一個商家查看地址詳情,十有八九是坐落在不具備明火條件的寫字樓或偏僻的街頭巷尾,有媒體調查發現,他們的外賣一般是使用料理包制作完成的。
隨著越來越多食品衛生問題出現,人們漸漸覺得“料理包更衛生”,一開始以“不新鮮、不衛生、塑料包裝加熱有毒”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里的料理包是怎么逆襲的?
什么是料理包
料理包,也稱菜肴包,是由工廠流水線提前加工出來的半成品,只需常溫或者冷凍保存,保質期可以長達半年或者一年。當你在外賣平臺上下單以后,商家只需取出料理包,按照說明書加熱,再倒入外賣打包盒子里,你的餐點就制作完成了,整個過程或許都不用10分鐘。
料理包并不是外賣時代的產物,它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日本,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把方便面專利轉讓給業界,為了“給平民百姓提供物美價廉的拉面”。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并廣泛應用于機場、車站等場景,飛機餐就是使用料理包制作完成。
根據料理包制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它分為常溫料理包和冷凍料理包,二者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木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