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危機
避免高溫和環境激素暴露,以及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許可以拯救男人的精子危機。
責任編輯:朱力遠
一直有一個說法,男人比女人脆弱,原因在于男人的精子脆弱。關于這一點,最聳人聽聞的說法來自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環境與生殖流行病學家莎娜·斯萬教授。她在其著作《倒計時》中指出,與20世紀70年代相比,現在西方男性的精子數量已經減少了59%,且這一趨勢目前并沒有扭轉跡象。照此下去,人類可能面臨后繼無人的局面。
男性精子的脆弱表現在,各種物理、化學和環境因素都可能損害精子,尤其是精子的DNA。而且,精子是人體最小的細胞,也是最復雜的細胞之一,相比于人體最大的細胞卵子,更容易受到傷害。從這個角度看,男人比女人脆弱還是成立的。
但是,為何精子如此脆弱,過去有許多研究提出了種種假說,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精子的脆弱,尤其是不能耐受高溫,在于精子DNA容易受到高溫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