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文物人選擇留下來丨抉擇2021
一群文物人,在2021年的暴雨里,選擇先留下來,守護文物。
(本文首發于2021年12月30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抉擇)
責任編輯:劉悠翔
田凱
河南暴雨,山西暴雨。2021年,兩場北方的洪災,讓兩個文物大省面臨人員財產的損失之外,多了一層文物保護的責任和負擔。
“我們是北方,說實在話,在暴雨受災文物的保護技術方面,還缺乏技術的指標和研究?!焙幽鲜∥奈锞志珠L田凱這樣回望2021年7月與那場特大暴雨的搏斗。
田凱就是那位沖上微博熱搜的文物局局長。7月19日20時到20日20時,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大地單日降下了歷史罕見的暴雨,鄭州降雨量達552.5毫米的暴雨,突破了歷史極值,接近鄭州往年的年均降水量600毫米。據鄭州市文物局統計,容易受到暴雨損害的古建筑類和古遺址類不可移動文物占總數的約57%。
7月20日,鄭州市博物館展館頂層的水開始灌入下層展廳,館員們使用各種設備連續排水超過10個小時。當天晚上,鄭州市防汛指揮部突然下達通知,鄭州博物館新館所在區域要作為泄洪區,武警要求他們緊急撤離。幾十名員工此時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們第一想到的是要保護文物,要把低處的文物搬到四樓保護起來”。田凱回憶。著急的武警戰士催著他們離開,他們卻選擇留下來把文物搬完。
7月23日,忙了一天的田凱回到家中,思緒萬千。白天,他召開了全省的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韻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