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答南周:關于環評,多個涉嫌違法的線索已移送公安機關
全國已有213家單位和207人列入環評失信“黑名單”或限期整改名單。嚴重者還涉嫌違法。生態環境部已將49份涉嫌嚴重質量問題的環評文件線索移交地方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多個涉嫌違法問題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責任編輯:汪韜
因“掛靠”“代簽”等行為,一些環評師“編制”了數量遠遠超過其能力范圍的環評報告。
生態環境部正著力打擊環評弄虛作假行為。2021年12月23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提到幾組數據:2020年以來,在對十多萬份環評文件智能校核后,1019份被重點復核,對50家環評單位和69名編制人員予以失信記分。
全國已有213家單位和207人列入環評失信“黑名單”或限期整改名單。嚴重者還涉嫌違法。生態環境部已將49份涉嫌嚴重質量問題的環評文件線索移交地方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多個涉嫌違法問題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環評質量是環評制度效力的生命線,我們必須守住?!眲⒅救诨貞戏街苣┯浾咛釂枙r表示。
專項整治:清理“空殼”環評單位和“掛靠”環評師
近年來,環評質量問題引起廣泛關注。2020年,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環評報告(送審稿)被公眾發現涉嫌抄襲——報告中出現了35次“湛江”。一些環評師“編制”了數量遠遠超過其能力范圍的環評報告,如山東錦華環??萍加邢薰镜囊晃画h評工程師在4個月內共編制了63份環評報告書和1541份報告表。
劉志全介紹,環評“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2021年1-11月,在全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