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中圍石油”。山寨背后的原因要深究丨快評
這種山寨名牌產品的現象,在市場上并不少見。傍名牌的“李鬼”,誤導消費者,也侵犯了正品商家的權益,是不正當競爭的違法行為。而且假冒產品往往也是劣質產品,可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損害。對于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管部門應該嚴厲打擊。
責任編輯:陳斌
“中國石油”?“中圍石油”?這樣讓人傻傻分不清的情況再次出現。
據極目新聞報道,吉林省榆樹市一名司機近日發現,他經常去加油的一家加油站,原來不是“中國石油”,而是“中圍石油”。這家加油站不僅名字與中國石油文字相似,加油站的裝潢設計也與中國石油加油站一樣采用紅底白字,其logo也與中石油的相差無幾。
其實中圍石油并不只是存在于吉林榆樹市。同在東北的遼寧省海城市也有一家,還被中國石油因為商標權糾紛告上法庭,被法院判決立即停止侵害中國石油注冊商標專用權,并賠償16萬余元。在陜西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