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出圈,古偶劇撲街,什么是2022年影視人必須回答的問題?
2021年注定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面對社會、經濟、文娛呈現的新面貌,新青年該以哪些新變化處之泰然?
"南周知道”2022年度策劃《新青年,新變化》將為你解答疑問。
責任編輯:劉韻珊
影視劇是年輕人文娛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雖然受疫情影響,影視生產與消費亦面臨一些困境與挑戰,但總的來說,中國影視人在2021年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跟往年相比,2021年的影視劇也出現了一些正向的新變化,不過,在娛樂方式多元、尤其是短視頻沖擊的背景下,影視劇該如何爭搶觀眾有限的時間?這是2022年的影視人必須回答好的問題。
主旋律C位出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多部主旋律影視劇應時而出。主旋律已經徹底打破傳統的“不好看”“說教”的偏見,成為市場的主流,不僅大制作化,而且大眾化,精品化了。
2021年就有多部爆款的主旋律電影,比如張藝謀執導的《懸崖之上》,票房11.9億元;劉偉強執導的《中國醫生》,票房13.28億元;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執導的《長津湖》,票房57.69億元,是中國影史的票房冠軍;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聯合執導的《我和我的父輩》,票房14.76億元……
電視劇方面,高口碑的主旋律電視劇不斷。根據豆瓣統計,2021年豆瓣評分前10的影視劇,主旋律劇集共有6部入榜,分別是《覺醒年代》豆瓣9.3分,《山海情》豆瓣9.2分,《功勛》豆瓣9.1分,《大江大河2》豆瓣8.8分,《風聲》豆瓣7.9分,《叛逆者》豆瓣7.8分……
爆款頻出背后,主旋律為何能夠在2021年C位出道?
首先,這些主旋律影視劇,都是大投資、大陣容、大制作的頂級制作。就電影而言,頂級大片無論是從演員陣容、特效投入還是視聽效果,都代表了電影工業化的最高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