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創新藥研發應避免“扎堆”

現在,我們是時候推動國產創新藥繼續努力向新藥研發的更上游“發力”了,不能滿足于“me too,me better”的“跟隨式創新”新藥研發,而是要做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first in class”——全球首創的一類原研新藥,需要有更多藥物研發新機制、新靶點、新策略、新技術的發現。

中國的一些創新藥研發還是具有它的特點和優勢的。中國研發的新藥到美國申報、上市,也關系到美國人的用藥選擇空間和醫藥市場發展,部分政客想要“脫鉤”也沒那么容易。即使在投資受到擠壓、學術交流遇到阻礙等背景下,仍有一些藥物獲得了境外投資,或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獲得批準上市。

現在研發的激烈競爭,將來就可能變成市場的擁擠,投資者需要有更理性、更長遠的研發和投資理念與眼光。

責任編輯:曹海東

中國的新藥研發進展非常顯著,已經成為全球新藥研發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視覺中國/圖)

毫無疑問,2021年是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的“井噴”之年。僅2021年1-9月,審評通過的國產創新藥就達27個,超過了2020全年創新藥審評通過的數量。

而在實現“從無到有”的飛速崛起后,國產創新藥正在迎來“從有到優”的進階考驗。面對大量擁擠在PD-1等熱門研發賽道上的創新藥企業,如何減少重復和資源浪費,如何促進原始創新、實現“first in class”新藥(全球同類首個原研新藥)“零的突破”,是擺在中國醫藥創新行業人士面前的必答題。

為落實以臨床價值為導向、以患者為核心的研發理念,促進抗腫瘤藥科學有序的開發,2021年11月15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正式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明確提出:研發決策需順應動態變化的臨床需求,及時終止不再具有臨床價值的藥物研發,或改變研發策略。

針對國產創新藥物研發的前進方向,“出?!敝沸钁獙δ男╇y題,企業如何獲得合理利潤維系創新動力等問題,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陳凱先。作為“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變革的重要親歷者與見證者。

2020年12月4日,武漢,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 (人民視覺/圖)

新藥研發能力躍居全球第二梯隊前列

南方周末:從全球來看,中國的新藥研發能力目前處于怎樣的水平?

陳凱先:根據世界著名咨詢分析機構麥肯錫2016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全球醫藥創新研發水平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美國;第二梯隊是日本、英國、德國、瑞士等國家;第三梯隊是中國、韓國、以色列、印度。2018年和2020年,麥肯錫又相繼發表了新的研究報告,中國已經進入第二梯隊并處于前列的位置。

國際上評價一個國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