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林別裁的風雅別裁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詞林別裁》,盧家明編著,中華書局,2019
在學科分類日益專業化的今天,雖然有識之士呼喚通識教育,且其也已在努力實施之中,但那還是在相對低的層面,一到研究階段,仍舊是愈益狹窄的專業化。這種專業化還導致凡事趨向技術化,比如文學特別是古典文學的研究,為某個具體的小問題,可以借助現代搜索技術輕易地旁征博引連篇累牘,即便有助于說明或論證這一小問題,可是論證的意義是什么?這與作家、作品有什么關系?特別是與專業學者之外的普通讀者包括基礎階段的大學生們有什么關系?文學研究不能回到作家,不能回到作品,藝術研究亦復如是;文學藝術的通匯,本是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現在更是愈益揆隔。這不僅是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的問題,也充分地反映在出版物上。我們現在要想在市面上找一本能匯通文藝、雅俗共賞的讀物,古代經典中固有,今人著作中幾稀。新見盧家明的《詞林別裁》,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夸張點說幾乎是嘆為觀止。因為我約略知道盧家明是出版人,是書法家,有相當高的藝術創作力和賞鑒力,卻不知他于古代詩詞亦有精深的造詣。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