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張同學”

這場“入伙”的嘗試以雙方互換微信告終。王母想讓青云大叔給王若羽留個特別的備注,好讓他時時記起。青云大叔想了想,加了“大石橋”,連真名也沒有備注上。

有一回,楊乃棟遇上央視采訪,他跟著拍了一段,這成了他目前為止最火的視頻,468個點贊,100條評論?!拔矣薪^技,總有一天,我比張同學還火?!?br />
曾為張同學掌機拍攝的村民則估計,前段時間,來拜師的粉絲實在太多,最遠的甚至有來自云南的,開班教授攝影、剪輯的業務在2022年也許會辦起來,地點就在這老屋。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張同學老屋內,炕上有張同學拍攝用的器材及留守老屋的村民食用的泡面。 (南方周末記者 姜博文/圖)

沈陽來的廚師、飼料商,大石橋來的前健身教練,海城來的中醫館老板,北京來的黑色奧迪車……當他們這幾天鉆進沿岫水線公路分布、以“溝”命名的群山,進入過去鮮有外人問津的遼寧省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直奔那座屢屢出現在抖音1837萬粉絲博主視頻里的紅磚房時,他們總會被告知一件事:

張同學不在家,過幾天才能回來。

在2021年歲末因拍攝農村生活視頻爆紅后,張同學在跨年之際受邀請去北京參加北京衛視跨年晚會錄制了。

于是,粉絲送來的小龍蝦只能擱置,奧迪車只能打道回府,拜師的愿望也總是落空。但他們甘于等待,1837萬粉絲的流量意味著無限可能——有人要捕獲流量;有人自稱走投無路,除了加入張同學團隊外別無他法;有人推銷自己的孩子,稱孩子DJ、直播樣樣精通,總能在張同學那派上用場。

嚴寒之中,張同學的發小、鄰居與朋友靠著兩鋪火炕、一盆炭火、幾箱方便面、蛋糕與火腿腸守候著房子,接待來訪者。比起一兩周前被粉絲、媒體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的情形,小屋也冷清了不少。百無聊賴之中,他們也在等待,不僅是等待張同學回家,也等待一種進入短視頻行業,而不再四處漂泊,上礦山、下工地、進廠的可能。

屋內

試圖“捕獲”張同學的流量、金錢、人情、好奇不知何去何從時,它們還是選擇了包圍那座張同學常用來拍攝的紅磚老屋。

爐子、龍蝦鳳爪、炸鍋紛紛被送進了老屋。一位爐商覺得張同學屋子取暖不好,遞上名片,留下爐子;做了龍蝦鳳爪的沈陽廚子,留下餐盒,說這是在張同學視頻評論區里早就說好了,要來給他送吃的。至于空氣炸鍋,那是粉絲送來的,張同學的鄰居拿去做了烤紅薯。

張同學的真名已不重要,2021年末那一場無人預料到的成功,使這位原本寂寂無名的村民驟然成為現象級的網絡符號。2021年10月,張同學開始在抖音上發布東北農村生活,在7分鐘視頻內塞進290個鏡頭,剪輯眼花繚亂,背景音樂Aloha Heja He長久不變。

很快,流量如潮水般涌入這座小村莊。一位北京來的記者記得2021年12月初張同學最火時,來訪者把老屋圍得水泄不通的場景。不少央媒記者來了,各路主播來了,一位紅衣女子哭泣說走投無路,只能投奔張同學,就連村口的超市都時不時放著Aloha Heja He。

如今已過近一個月,老屋里,幾個鄰居與朋友自發來守著,接待訪客——他們已像是張同學的“團隊”。一張紙條貼在屋內柜門上,標明了幾個人的值班表。遼南小村天寒地凍,訪客少了不少。

2021年12月21日,接待的活兒意外提前結束了。午后,留守老屋的松樹村村民“青云大叔”同鎮上通了電話:50公里以外的大石橋市高坎鎮出現了疑似新冠病例,老屋怎么辦?電話那頭給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