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18歲之前的教育不應該是淘汰賽

別把競爭變成內卷。就像在經濟學領域發表文章,只是看著別人的選題好發論文,自己也去寫,這就是內卷,因為人家已經做過了。

教育問題是與社會公平的建設聯系最緊密的。在一個現代社會,教育是每個個體成為完整的人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東西。

100年前,18歲就需要結婚、工作?,F代的孩子普遍晚熟,不能拿老眼光去要求他們,讓他們14歲去讀技校,18歲就去工作。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 編者按

2021年12月8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在這份反映社會熱點的榜單上,第八條“雞娃”、第九條“躺平”,依舊與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的“內卷”相關。

足見,“內卷”這一社會痛點,持續兩年熱度未減。

內卷,這個曾與小農經濟息息相關的詞語,頻頻在教育話題上引發焦慮情緒,而緩解內卷也是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的題中之義。在剛過去的2021年,許多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積極就教育內卷發言,我們訪談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學者,也希望來自他們的不同學科的知識、不同的學習和教學經歷,能為普通人在2022年對抗內卷提供幫助。

系列訪談的第一篇,來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 (受訪者/圖)

作為一位研究發展經濟學的學者,過去一年,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針對教育話題頻頻發聲。

2021年8月,姚洋公開表示,不支持中考分流,建議“取消中考,普及十年義務教育”。在他的設想中,九年義務教育可以改為十年,即小學五年,初高中合并五年,推行基礎教育一貫制。此前,他還曾提出把義務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在15年的時間內普及高中教育。

姚洋取消中考分流的觀點,尤其贏得眾多家長支持,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人大代表梁建章等人也曾表示贊同。不過,早在2020年9月,教育部就曾表示,“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p>

關于一貫制的改革想法,與姚洋自己的人生經歷不無關系。

1982年,姚洋考入北京大學地理系,碩士畢業后到西安電力機械制造公司做過兩年變壓器廠職工。在他看來,計劃經濟時代的工人培養體系是很有價值的,初中畢業可以讀技校,當了工人還可以再上大專。到了今天,過去的這種上升通路似乎隨著中考分流而阻斷了。

姚洋認為,這個時代的內卷問題,應該從教育這個根源上著手解決,他希望取消中考分流能成為解決內卷的良方,給予孩子更長的成才周期,讓學生們成為“更完整的人”。

2021年11月30日和2022年1月4日,南方周末記者就內卷話題與姚洋進行了對話。

別把競爭變成內卷

南方周末:你曾提出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實行小初高十年一貫制。認為在你求學的年代,大學前的教育時間通常在9-10年,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在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