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所有大碼女孩都和她一樣幸運
母親沈殿霞是女神,鄭欣宜是女神,那些不符合“俗世眼光”的女性也可以是女神。
“希望媒體以后不再叫我‘藝人鄭欣宜’,會叫我‘歌手鄭欣宜’?!?/span>
2022年首日,在香港流行樂壇的盛事“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鄭欣宜拿到了“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并及“我最喜愛女歌手”兩項大獎,追平“港樂一姐”容祖兒創下的成績,,兌現了13年前她對逝世的母親沈殿霞許下的諾言:“我會爭氣,我會乖,我會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
為了有底氣講出“歌手鄭欣宜”這五個字,鄭欣宜在圈內摸爬滾打了11年。她是大明星“肥肥”沈殿霞與“秋官”鄭少秋的女兒,但許多人也只知道她的“星二代”身份。即便就在叱咤頒獎禮的前夜,八卦媒體對鄭欣宜的關注點還多是沈殿霞留下來的那筆“千萬遺產”。
香港娛樂圈向來不缺所謂的“星二代”,但能服眾的其實并不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后腳接著斬獲“TVB最佳男主角”的譚俊彥都被網友狠狠吐槽成“演技不夠,狄龍面子來湊”,唯獨鄭欣宜收獲了滿場掌聲,這是她多年努力的結果。
既幸運又坎坷的“星二代”
1987年,鄭欣宜在議論聲中出生,她的母親是“TVB臺柱”沈殿霞,父親則是當紅演員鄭少秋,這樣的家境在香港一眾“星二代”中也格外出眾,鄭欣宜的人生理應是開了掛般的順利才對,但結果卻并非如此。也正是在鄭欣宜出生的這年,沈殿霞勇敢地向鄭少秋提出了離婚。
若按今天的眼光來看,沈殿霞與鄭少秋的結合多少讓人困惑?!扒锕佟编嵣偾锷聿膭蚍Q,面容姣好,是70年代香港演藝圈中有名的英俊小生,1979年他主演的《楚留香》更是風靡港臺無數女性,一時成為風流倜儻的代名詞,而有著“肥肥”之稱的沈殿霞相比之下就不是那么“養眼”了。但沈殿霞15歲涉足銀幕,是最早加入TVB的藝人之一,與汪明荃等人共擔“阿姐”之名,由她主持的綜藝節目《歡樂今宵》火了20年,由此成為20世紀香港演藝界最為出名的諧星和女司儀之一,沈殿霞其實比鄭少秋地位還高出許多。
沈殿霞與鄭少秋之間是有真愛的,肥肥沒有介懷與秋官的位份之差,秋官也沒有嫌棄肥肥的體態。實質上,他們倆人在正式確立婚姻關系之前已經同居了11年之久,1983年沈殿霞還陪同鄭少秋到臺灣發展,甘愿從TVB阿姐轉成秋官的小經理人,二人的感情發展還是順風順水的。
但沈殿霞與鄭少秋都有著明顯的中國傳統思想,沈殿霞希望婚后能過上平淡的相夫教子生活,鄭少秋則對演藝圈的浮光掠影難以割舍。1985年,鄭少秋和沈殿霞在加拿大成婚,此時坊間盛傳他與女演員官晶華因拍《楚留香之新月傳奇》戲假情真。
娛樂圈的小道消息真真假假,但沈殿霞在懷胎八月之際做出了選擇。她曾在采訪中說:“我很相信緣分,我認為一個人要惜緣,有緣分的時候盡量要珍惜,緣分盡了的時候,你再怎么樣補救,再怎么樣挽留也沒有用?!睂Υ聵I和感情,沈殿霞都很有氣魄,這種性格特點也投射在鄭欣宜身上。
獨自撫養女兒的沈殿霞給予了鄭欣宜最大的寵愛與保護,為了不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狗仔隊傷害鄭欣宜,沈殿霞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同時又因為她對女兒的寵愛,導致飲食上過于隨心所欲的鄭欣宜少時就與沈殿霞的身型幾近無差,“肥肥的女兒”之稱也就一直伴隨著鄭欣宜的成長之路。
雖說沈殿霞本身就是以開心和善的形象示人,但在一個以香港小姐為審美主流的社會風氣當中,外界的非議雖不會直指沈殿霞半分卻也難免傷到年幼的鄭欣宜。鄭欣宜曾向沈殿霞哭訴:“我和同學玩彈跳床游戲,我一站上去,其他人就都上不來了!”母親的“肥肥”稱號源自觀眾的肯定,但鄭欣宜的“肥”就淪為了大眾嘲諷的箭靶。
于是從2004年開始,17歲的鄭欣宜開始了反復的減肥之路。之所以說“反復”,是因為她確實成功過,還推出了自傳《我的減肥日記》。也是在書籍出版這年,鄭欣宜因為在TVB《兒歌金曲頒獎典禮》上cosplay(角色扮演)了一把白雪公主,還在臺上親了當紅小生吳卓羲的臉成為眾矢之的,香港電視廣播管理局為此接到了54宗投訴,網友更是極盡嘲諷之能事:“頭可斷,血可流,給欣宜親了,一生不能再抬起頭?!?/span>
盡管沈殿霞為女兒護航,但諷刺的是,觀眾對沈殿霞的喜愛都成了對鄭欣宜的厭惡。港媒說鄭欣宜是當時香港“星二代”中最幸運但又最坎坷的一個,她有著巨大的父母光環,但是社會對“星二代”及肥胖人士的惡意卻又莫名地集中在鄭欣宜身上。
從“星二代”到“歌手鄭欣宜”
沈殿霞寵愛女兒,但她也很清楚社會大眾對鄭欣宜的排斥。因此,沈殿霞在臨終之前將鄭欣宜托付給了曾志偉、鄧光榮等友人,還變賣房產以留出足夠多的遺產。不過,沈殿霞限定得到鄭欣宜35歲時才可以繼承財產,在此之前只能每月從中提取2萬港元生活費。
沈殿霞在2008年因病逝世,此時2萬元在香港都不算大數目,何況隨著支出的增加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但沈殿霞的用意就是要讓鄭欣宜直面生活的艱辛,身為母親的她深知失去自己庇護的鄭欣宜必須要學會自強。
沈殿霞留下的資源讓鄭欣宜得以進入娛樂圈,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就能夠一帆風順。事實上,鄭欣宜出道至今的11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不溫不火。TVB給了她一席之地,但卻不會讓她一躍成為當紅花旦。從2008年的電視劇《畢打自己人》到此后《七十二家租客》《我愛HK開心萬歲》等電影,鄭欣宜的戲份都不多,而且她的心意在唱歌上。
早在2005年,鄭欣宜就以“JCi”之名與林寶麟合作組成了“Teemuhae&JCi”組合,她的原創歌曲還得到了側田等人的贊賞。鄭欣宜是有唱歌天賦的,只是沒有獲得機會。2000年后的香港流行樂壇本就在走下坡路,新生代的容祖兒、Twins等“后港樂時代”女歌手們才是主力,怎么會輪到鄭欣宜這個在外人眼中是靠關系混跡娛樂圈的“星二代”呢?
但鄭欣宜有沈殿霞的硬氣,別人的不屑反而成了她前進的動力。沒有的母親的幫助,鄭欣宜就靠輾轉各類影視劇、綜藝謀生,她甚至“連魔人布歐都扮演過”,這一切都為了鉚足資本追求音樂理想。鄭欣宜在經濟最窘迫的時候僅剩26元港幣,但就是這樣她都沒找過鄭少秋,反而是鄭少秋想塞錢都塞不進口袋:“她太像她媽媽的性格了,很強硬,即使我硬塞給她錢,她也不要?!?/span>
2011年,鄭欣宜發行了首張個人大碟《有故事的人》,從此進軍樂壇。進軍樂壇僅一年,她就先后獲得了叱咤樂壇生力軍銅獎、 “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金獎及 “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新人銀獎等殊榮,成為樂壇中的一匹小黑馬。
2013年,鄭欣宜發行了專輯《The Voice of Love》,其中主打曲《擁抱愛》被選為TVB熱門情景劇《愛·回家》主題曲,這首歌讓鄭欣宜獲得了廣泛的知名度,大眾發現:“原來肥肥的女兒做歌手去了?!?/span>
事實證明,音樂才是鄭欣宜的歸宿。在樂壇上的成績給了她面對現實的勇氣,于是在2014年參演電影《辣警霸王花》后不久,鄭欣宜大方發表了“復肥宣言”,還揚言要為“肥人爭光!”
沈殿霞一生從未為外界眼光左右而改變形象,投身音樂的鄭欣宜也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定位。于是在2016年,黃偉文為鄭欣宜量身打造了《女神》,這首宣揚平等價值觀與審美觀的“鄭欣宜之歌”一經推出就紅遍香港,歌詞“不要低頭,光環會掉下來”、“人類看不起,我都好看”一時間成為眾多女性心聲的代言,這首歌為鄭欣宜帶來了第一個“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女歌手”大獎,鄭欣宜的“歌手”之名得到了承認。
對于黃偉文,創作《女神》有報恩成分:“二十年前我初為DJ,一個人跑到電視城,坐在一廠沒有人理我,就只有肥姐兜了一圈夸我衣服很好看,我初以為是她很欣賞我的穿著,還給她介紹,但過后心想,肥姐又怎會穿Comme des Gar?ons呢!”但對于鄭欣宜,《女神》的意義不僅是幾座獎杯,更是對以往社會各種偏見與嘲諷的一次反擊。她向大眾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母親沈殿霞是女神,鄭欣宜是女神,那些不符合“俗世眼光”的女性也可以是女神。
盡管社會“以胖為丑”的偏見不會因為一首歌而驟然改變,就連鐘欣潼發福都難以避免被譏諷為“坦克”“恐龍”。但“歌手鄭欣宜”也在努力地向大眾呼吁,為自己發聲也為他人發聲,這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動人之處。
在今年的叱咤領獎臺上,鄭欣宜含淚說:“你哋真係好鐘意我!”從最初的千夫所指的“星二代”到如今備受肯定與喜愛的港樂實力歌手,鄭欣宜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成功,同時是她所象征的飽受身材及樣貌歧視的女性群體的成功。正如《女神》的歌詞寫的:“這選美是個很小的舞臺,你配有大愛?!睙o論是鄭欣宜還是一般人,我們的社會都需要這份不懼他人眼光、只管做好自己的“大愛”。
參考文獻:
維基百科:鄭欣宜相關詞條
香港01新聞等報道
TVB、RTHK等鄭欣宜專訪
網絡編輯: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