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鄉村小學的“閱讀復興”

文學閱讀回歸鄉村的距離

周三和十一月,是位于江西宜春溫湯鎮的社埠村小學孩子最興奮的日子。每個周三下午,學校會出現各色車輛,宜春學院學生、樂器行老板、繪畫機構老師,紛至沓來,給他們開展閱讀、書法、繪畫、電子琴課程。教室因此變得熱鬧而生動。到了11月,這所重視課外閱讀的鄉村學校還會把一年來的閱讀積淀做一次總結。在一場小而隆重的文藝匯演中,匯集朗誦、畫報制作和舞臺劇表演,學生們把讀過的《三打白骨精》和《皇帝的新裝》變成新的演繹,在家長開放日那天輪番上演。

聽起來,一所學校開展閱讀活動并沒有什么特別,但對于一所師資力量不足的村小來說,做到這樣的程度并不容易。從2017年至今,校長鄒粲花了幾年時間摸索,才逐步形成今天的授課老師班底。

在試圖把文學閱讀帶回鄉村的過程中,鄒粲有著各種各樣的難題。首先是圖書資源的匱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閱讀室充斥了80年代過期教育刊物。其次是鄉村教師的快速流動。目前,社埠村小學的十位老師有一半是輪崗老師和代課教師,隨時都可能調走。

(社埠村小學目前有十位老師。攝影:陳逸航)

2017年來學校后,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鄒粲做過很多嘗試。其中一項重要改變是在中午帶學生去讀課外書。這項舉措開始后,鄒粲發現學生的成績提升了,也不瘋跑了。但許多有想法的計劃因為師資不足無法延續下去。

除此之外,鄒粲還要對抗外界的“誘惑”。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對互聯網的影響。鄒粲說自己也玩過短視頻,翻了一下,一個半小時忽然就不見了,弄得她再也不敢輕易打開APP。

出生在書香門第的鄒粲從小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鄒粲的父親是恢復高考恢復后,當地第一個“狀元”,因此家人們在最艱難的歲月里也沒有放棄對孩子的培養。面對手機游戲和短視頻,她希望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獲得一些更有價值的人生體味。

在學校里,她會時?!扒么颉?。在她制定的閱讀制度里,不僅學生,校長和老師也有讀書要求。一些老師偷懶,她會故意在聊天時問最近都讀了些什么書,書里都寫了些什么。這里一直是輪崗教師比較“怕”來的學校?!按蠹铱赡軙X得我比較嚴,但來了之后,其實很多老師都不愿走了?!?/p>

閱讀轉變了這所學校的風氣,見到老師,這里的孩子們會主動問好。鄒粲認為紀律和成績的提升與幾年前的課外閱讀實驗有關系。而在開始為孩子們開設興趣課起,如何找人填補師資空白,就成了這位鄉村校長的難題。為了保證正常開課,只要聽說其他學校請了老師,鄒粲都會想辦法聯系一下。

在這些年開課的過程中,校長學會了和各種社會資源打交道?,F在來學校無償上課的老師,大多來自鄒粲朋友的介紹,以及朋友的朋友介紹。退休老教師、培訓機構、研學機構、公益機構,鄒粲都會努力維系關系。

雖然時常借助外界力量,但鄒粲有一套自己的準則,“走過場”的不行,“不自尊”的不行,“沒意義”的也不行。四五年前,溫湯鎮開始打造商業街,一些企業和個人找到鄒粲,希望給學校捐助一些書包和衣服。但這些提議大部分都被鄒粲拒絕了。因為鄒粲曾見過一些家長因為愛心捐助而開始“索要”。作為校長,謹慎和保護貫穿始終。

鄒粲希望介入學校的公益是一種長久的、精神層面的幫助。2021年歲末,一個由南方周末聯合拼多多發起、當代公益提供戰略公益支持的“為你讀書”公益捐贈行動聯系到了這位特別的校長,向學校捐贈了4000余冊課外書籍以及教輔書籍、書架、書桌配套設施。

(收到捐贈的4000冊書籍后,為了讓同學們借閱更加方便有序,社埠村小學的老師們為每一本書貼上編碼。攝影:陳逸航)

和普通的捐贈不同,兩者在互相的溝通中,學校主動開出了一份采購書單,囊括了從低年級繪本到高年級文學名著。這份書單來自學校的教導主任,在平日里,這位自己也讀繪本的鄉村老師會悉心收藏各種書單上推薦的讀物。

2021年12月底,4000多冊圖書終于運到了學校,學校老師連夜給每一本書貼上標簽,陳舊的圖書室煥然一新,而讓鄒粲和學校的老師更期待的是,除了圖書資源的補充,還有一群作家和“為你讀書”公益行動一起走進社埠村小學。

從前的冬天,溫湯鎮總會吸引許多人前來溫泉療養,而這個冬天,一群作家的到來似乎讓文學閱讀離鄉村兒童的距離更近了一點。

(圖書室煥然一新,吸引了孩子們前來閱讀。攝影:陳逸航)

書寫的人與閱讀的人

兒童文學作家喻虹來自宜春本地,和校長鄒粲一樣,兒時的家庭閱讀氛圍對自己的影響是深刻的?!拔倚r候也生長在農村,幸運的是我的父親是一個有學識的教師。他懂得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家里總是會備一些課外書籍,也引領我走上了閱讀與寫作的道路?!?/p>

在成為兒童作家之后,喻虹的眼光始終關注著家鄉的土地,她并不用方言寫作,但書寫內容總是和宜春的鄉土保持關聯。在一次校長培訓時,鄒粲曾經與其他校長交流,她很羨慕湖南那邊的校長能在挖掘出許多有當地特色的鄉土文化,甚至能把一些非遺傳人請去給孩子們上課?;氐綔販?,鄒粲上村里轉了一圈,她找到退休的老教師和村里的老人打聽,但最后一無所獲。

而在喻虹的書寫里,溫湯鎮是一個奇妙的地方。在小說《古井》中,喻虹描述了一個關于尋找的故事,小說背景就設置江南小鎮溫湯街。溫泉、古井、生活在其中的少年和老人,都是當地的孩子所熟悉的事物。在學者張檸看來,書本的內外存在著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閱讀的意義在于把個人的感受和生命體驗傾注進去,從而抵達文學的核心,拓寬真實的生活。

(宜春當地作家喻虹分享自己的閱讀故事。攝影:陳逸航)

在嚴肅書寫的另一面,喻虹也有自己的煩惱。她的作品產量并不高,追求創作的純粹性給她帶來了許多約束,比如她不想為了銷量寫系列型的兒童故事,雖然從市場角度看,那會帶來更好收益。為此她坦言自己的作品遠遠達不到暢銷童書流傳的廣度,同時她還要面對互聯網內容的擠壓,能做的唯有堅持個人寫作的立場。

閱讀專家馬玲同樣提到了兒童文學“迎合”的問題。長久以來,她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為兒童尋找經典文本。她還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觸到國外的經典兒童繪本時,那種一下“被擊中”的感覺。馬玲認為,所謂經典文本不會迎合人的需求,甚至不會提供一種安慰,而是關注真正的生命價值。

在社埠村小學,兩位作家老師分別給學生們上了一堂閱讀課。鄉村老師們帶著筆記本,坐在教室后面聽。馬玲為孩子們挑選了日本作家宮西達也的《我是霸王龍》。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意義深刻的故事:一只不太會飛的小翼龍,遇到要抓自己的霸王龍,卻發現對方跌下了懸崖。究竟是選擇母親囑咐自己的善良,還是選擇父親告誡自己的強壯?

按照傳統課堂的講授方法,老師通常會提煉出一個中心結論,但馬玲有自己的方式。在閱讀中,她不斷把故事選擇權交給學生。是選擇善良,還是選擇強壯?是選擇拯救,還是選擇理性?這不是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但孩子所作出的思考,不斷逼近著內心。

在故事尾聲,馬玲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開放式結局。善良的小翼龍選擇了拯救霸王龍,這幾乎也是所有孩子的選擇,而霸王龍被治愈后,又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離別。下課時,她給學生們留下問題,霸王龍和小翼龍會不會再相見。孩子們可以隨意續寫故事,在各種各樣的想象中,充滿了愛的相遇和別離的感懷。

(閱讀專家馬玲聲情并茂地帶領同學們閱讀繪本《我是霸王龍》。攝影:陳逸航)

這是一次意猶未盡的閱讀,它沒有回避叢林法則的嚴酷,卻保留了愛的主題。在課程的中段,社埠村小學羞澀的女孩舉起了手,在充滿引導的課堂里,每個人都想進入到故事里。即便是低年級的孩子也能領略到深度閱讀帶來的樂趣。

馬玲相信人總是需要故事的,不論是泛濫的短視頻還是網劇,本質上人們都在尋找一個和自己有關的故事。最近在一次藏區閱讀課上,一個正面臨是否繼續上學的牧民男孩,因為聽了馬玲所講的故事,突然有了自己的判斷。在馬玲看來,這正是閱讀的價值。閱讀能夠塑造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而童年的思維方式,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生的思維方式,這正是閱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一種合力正在形成

學校終于有了圖書室,這是鄒粲和像“為你讀書”這樣的公益項目共同帶來的變化。鄒粲帶著作家們去村里家訪了幾個學生。在走訪中發現,鄉村似乎并不缺乏對閱讀的理解與熱情。

9歲的小宜洲是社埠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爸爸是土生土長的農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卻經常說起讀書的重要性。因為疫情期間摔傷了腰,爸爸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但家里仍然能看到不少給孩子買的課外書。

除了課外閱讀,社埠村小學也是溫湯鎮第一個把學生帶出去游學的學校。從溫湯鎮周邊開始摸索,再到宜春市參觀四館一社,甚至師生們一同去到鄰近的高安游學。鄒粲和老師們頂著各種壓力,卻收獲了家長們的理解和支持。

(社埠村小學的同學們正在認真聽課。攝影:陳逸航)

在2021年《十三邀》的訪談中,著名學者錢理群講述了自己在貴州山區做鄉村老師的經歷。一群老師和一群學生組成了一個“民間知識村落”,隨便推開一扇教室的門,里面總是在熱情談論著各種經典文學作品和深刻的人生問題。

節目在播出后引發了熱議,這正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鄉村教育圖景。退休后,錢理群依然保持著對鄉村教育的關注,他不止一次呼吁“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讀書”。錢理群先生認為,這些年教育問題被越說越復雜,現在應當返璞歸真,最實際的工作在于重建“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學生一起“讀書”的環境。

文學閱讀回歸鄉村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韓愈、陶潛、宋應星,南方周末記者劉悠翔在課堂上為學生們細數宜春歷史上出過的文化名人。長期從事文化報道的劉悠翔覺得鄉土文化正等待被激活。兩三年前,劉悠翔在采訪文博系統時,招人還是一件難事,如今這個問題已經被很好地解決了。當公眾對一個領域投入關注后,劉悠翔認為未來的鄉村兒童閱讀情況一定會有所改善。

(南方周末記者劉悠翔在課堂上細數宜春歷史上的文化名人。攝影:陳逸航)

事實上,從校長到老師,從政府到民間力量,近年來一股合力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由政府、企業和愛心人士所開展的公益行動正持續推進著鄉村地區的閱讀基礎設施。例如拼多多“為你讀書”的公益捐贈行動,更在物質捐助之外,邀請作家、學者走進新疆、甘肅、青海、云南等中國最偏遠的鄉村學校,開設專業文學課堂,把鄉村閱讀從“有書讀”進一步提高到“讀好書”乃至“嘗試創作”的層面。

青年科幻作家段子期在課堂上給孩子們介紹了劉慈欣的一部科幻小說《鄉村教師》,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去解讀一本和鄉村和科幻有關的小說。她覺得如今中小學階段對科幻文學的推廣是非常必要的,不論是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還是類似《西游記》這樣的經典,內核都包含了幻想,好奇心與想象力會是眼前這群孩子未來開始創作的重要基礎。

(青年科幻作家段子期在授課中講述想像力的重要性。攝影:陳逸航)

學校里,一些孩子正在嘗試描述家鄉。社埠村小學的校園里有一棵生長了近六百年的樟樹。一個孩子仔細地觀察到,“它像一只美麗的鳳凰,最好的角度是站在宿舍里看。這棵樹很大,八個同學也圍不起來,我們在樹下躲雨,我們也在樹下乘涼,我愛我們的樟樹,我更愛我們的學校?!?/p>

11月,在溫湯鎮上打工的家長們會齊聚學校。在開放日活動,除了考試成績,他們還會看到自己的孩子們讀了些什么新書,有了些什么新想法。在社埠村小學,我們看到一些老師在改變課堂,校長在改變學校,社會力量在改善鄉村兒童的閱讀情況,合力之下,文學閱讀回歸鄉村的距離似乎更近了些。

(社埠村小學學生正在530年樹齡的香樟樹下奔跑。攝影:陳逸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