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職,并不能杜絕基礎教育的“淘汰賽” | 議教
中考分流本身并不是問題,如何避免把“分流”變成“淘汰”才是關鍵。
法國的綜合性大學錄取,實行的就是搖號方式,但其淘汰率很高,有的甚至高達80%以上。
讓分流成為自主選擇而非被動淘汰,才是關鍵。而其根本又在于大幅提高我國職業教育的地位與職業教育的質量。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4月14日,江西吉安峽江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在練習美術繪畫。
“18歲之前的教育不應該是淘汰賽?!?/p>
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指出,“18歲以下的孩子心智不健全,參與淘汰賽有損他們的成長。18歲之后,心智成熟,更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甚至可以決定不去參與無謂的競爭,自己走自己的路?!保?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TKaiti;">詳見《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18歲之前的教育不應該是淘汰賽》)
這一說法,得到不少點贊。對于如何才能不搞“淘汰賽”,姚洋則是不支持中考分流,建議“取消中考,普及10年義務教育”。但實際上,中考分流本身并不是問題,如何避免把“分流”變成“淘汰”才是關鍵。
“從幼兒園開始準備高考”
從道理上講,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的“內卷”問題,就是由于過于激烈的升學“淘汰競爭”導致的,而基礎教育階段本不應該強調高競爭。
為了避免“淘汰賽”,姚洋此次開出取消中考、普及10年義務教育的藥方,與他以前的主張是一致的。也就是取消中職,把分流選擇推遲到高考之后,讓學生在18歲之后再自主決定去讀技校、中職、高職還是大學。姚洋進一步說:“我認為還可以考慮取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