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虛擬人
虛擬人更可控,不“塌房”,且商業報價僅為明星的十分之一。
制造虛擬人分為三個步驟:造人、育人和用人。如果打造一個超寫實虛擬人需要三個月,那么一個普通的二次元虛擬偶像僅需不到30天。
“如果虛擬人的流量不夠真人好,或者生產成本比真人高,那么是沒有優勢的?!?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發自:上海、廣州
責任編輯:張玥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清華大學首位原創虛擬學生華智冰。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021年的最后一天,已故歌手“鄧麗君”身著天藍色旗袍在江蘇衛視跨年晚會出現,演唱了一曲《小城故事》,歌聲依然婉轉如夜鶯。
節目報幕條上,鄧麗君的名字旁寫著:虛擬技術呈現。還原鄧麗君形象及音色的公司數字王國在微博上表示,此次呈現鄧麗君的虛擬人技術也曾在電影《復仇者聯盟》中賦予角色“滅霸”。
2021年至今,虛擬人正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包括虛擬偶像洛天依、超寫實虛擬人AYAYI、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萬科虛擬員工崔筱盼、湖南衛視虛擬主持人“小漾”。他們沒有實體,通過全息投影、AR直播等顯示設備出現。
這些虛擬人或是作為人類的分身,或是憑空而造;形象或是二次元風格,或是真人寫實風;存在狀態或是靜態,或是動態。
到底什么是虛擬人,業內還沒有就其定義達成共識。寬泛來講,虛擬人沒有實體,但具備擬人化特征,比如人的外觀、特點、行為,甚至是交流能力。
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的抖音視頻。
賽道成型
虛擬人的概念最早是在醫學領域出現的。
2001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上,42位中外學者討論了“中國數字化虛擬人體的科技問題”。早前,美國科學家聯盟(FAS)提出了“數字人計劃”。
不過,當時的會議報告顯示,學者們所言的“虛擬人”還是“人體幾何三維模型”,目標是實現人體結構的精確模擬,與當下“虛擬人”的內涵差別較大。
虛擬人概念從科學探討走向公眾視野,泛娛樂產業起到了關鍵作用。
2007年,日本推出了初音未來,這是第一個被廣泛認可的二次元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是以雅馬哈公司的一款歌聲合成技術及配套應用軟件VOCALOID為基礎開發的音源庫。目前她的官方設定形象是戴著耳機、青色雙馬尾長及腳踝的美少女。
到2012年,上海的一家公司也以VOCALOID為基礎打造了中國的虛擬歌手洛天依。洛天依同樣是二次元風格少女,特征是灰色長發和綠色瞳孔。
初音未來、洛天依的主要受眾為二次元愛好者群體。大約十年前,熱愛動漫的季宇峰在上海舉辦的漫展上接觸到初音未來,“當時她特有的聲線、紙片人外形,加上眾多制作精良的歌曲,使我變成了她的粉絲?!彼f。
投資機構創世伙伴合伙人聶冬辰關注虛擬偶像已有四五年。聶冬辰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以初音未來、洛天依為代表的虛擬偶像,當時的主要變現手段是演出,商業場景沒有特別創新之處,商業化程度不高。
“初音未來的孵化邏輯其實很難被復制,一家公司也許只能做出一個初音未來?!比f像文化創始人夏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萬像文化是一家虛擬內容平臺型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