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如何捍衛我們的記憶?丨文化原創榜·電影

☆年度電影:空缺

★評選理由:2021年的中國院線電影整體不盡如人意。盡管總票房連續兩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其中超過五分之一來自《你好,李煥英》和《長津湖》這兩部電影。有不少新上映的電影其實是疫情暴發前拍攝完成的,疫情對中國電影行業的真實影響或許尚未充分展現。面對全球性的行業危機,中國電影人陷入了追求“爆款”的創作窠臼,商業電影套路化嚴重,藝術電影創作力衰退,電影作品缺乏深耕細作的耐性以及回應現實的勇氣。電影評論在“女性”“現實”“階級”“民族”等詞匯的包裹下,陷入了話語與概念的糾纏,缺少真正的問題意識。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婁燁導演的電影《蘭心大劇院》塑造了一位“出走的娜拉”形象——鞏俐(右)飾演的女明星于堇。 (資料圖/圖)

2021年,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范圍內肆虐,短短兩年,線上流媒體對傳統院線造成的沖擊成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好萊塢幾大巨頭公司已經將線上首映作為常態化的選擇。全年北美票房預估僅為45億美元(約合286.9億元人民幣),而Netflix、hulu等互聯網娛樂業巨頭的營收增速明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影業在逆境中求發展,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上映了697部電影,總票房達到472.58億元。銀幕總數第一次突破八萬塊,全年總票房和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在全年上映的近七百部電影中,《你好,李煥英》和《長津湖》的票房就占據了全年總票房的五分之一,后者以57.6億元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為市場注入強心劑的同時,也反映出電影市場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紀錄片《1950他們正年輕》將鏡頭對準正在老去的志愿軍老兵們。 (資料圖/圖)

重述父輩的故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一批“獻禮片”登陸院線。其中同期上映的《1921》和《革命者》都以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領袖為電影主角,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后的歷史。

與1991年的《開天辟地》、2011年的《建黨偉業》等同題材電影不同,它們跳脫出主旋律電影平鋪直敘、主要復刻歷史事件“名場面”的傳統路數,在角色的設定上都盡可能年輕化,選擇人氣演員扮演歷史人物,將宏大歷史事件與當代價值觀進行嫁接和融合?!?921》將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過程處理成一部富有懸念的“諜戰片”;《革命者》則借鑒《公民凱恩》,以非線性敘事的方式結構故事。

《革命者》的開場,用黑白鏡頭表現了李大釗逝世五十年后,他的三個兒子將曾因為白色恐怖深埋在地下的墓碑重新發掘,并將父親的名字描紅……《1921》則在結尾處安排一組蒙太奇鏡頭,將紅軍長征、抗日戰爭、開國大典與今天的年輕人參觀一大會址等內容剪輯在一起。兩部影片都以一種追憶的姿態,點明今天的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