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共產黨員服務隊:新時代國企功能的解讀樣本
2022年,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迎來成立二十周年。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第一批黨員志愿服務隊,第一批成建制的黨員服務隊,成都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彰顯黨的價值理念和企業的精神追求,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和認可,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進而探索出了一條新時代黨員服務隊內涵式發展道路。
樹起“兩塊牌子”,創新企業社會關系管理
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成立之初僅4支隊伍,現設總隊1支,下轄黨員服務隊32支,共計有隊員1471名,服務區域覆蓋成都市、區、縣全域,服務范圍覆蓋供電全專業。架起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切實做到了讓為民服務制度化、長效化、常態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目標。把黨組織建在社會治理的最基礎單元,黨員服務隊多年來通過與社區廣泛開展黨建共建,以“黨建+服務”推動社區網格與供電服務網格融合。在社區發放“連心卡”、設置“連心崗”,通過對成都市370多個“黑樓道”單元路燈、1608個老舊小區電力設施改造等惠民利民工程,點亮了3000多戶居民的回家路,讓近16萬成都市居民用上了放心電、安全電。
為社區提供電力專業力量的同時,黨員服務隊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先后與一百多戶孤寡老人、殘疾人、特困戶結對幫扶,開通定向服務的“連心橋熱線”、安裝“電表放大鏡”、提供電力培訓再就業......多年前黨員服務隊用搶險車上的應急燈為一名聽障老人專門制作了可以閃燈的門鈴,如今這款“愛心閃燈門鈴”已升級改造3次,安裝在了成都兩百多戶老人家中。
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指導社區老人安裝“親老智慧系統”手機App。(攝影/李泰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將扶弱濟困與社區服務緊密結合,黨員服務隊十九年如一日堅持送光明、送溫暖、送黨對人民的關愛,逐步改變了群眾心中電力企業的等刻板印象。不斷深化“為民服務”的電網力度、精度與溫度,體現國企作為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價值,發揮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的政治功能,樹起了電網企業既是市場主體、經濟組織,更是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政治組織的“兩塊牌子”。
彰顯“兩種身份”,創新企業員工關系管理
黨員服務隊以“第一身份”命名,以政治思想與專業技能雙重標準考量隊員??傟犼犻L劉源,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稱號。感同身受黨員服務隊從工作模式、作業方式到服務板塊不斷變革拓寬,劉源認為堅持做群眾“身邊的好人”的初心,是隊伍發展多年不變的傳承。
善小而為,點滴暖心。得益于常年深入社區對居民的了解,為孤寡老人、殘疾人買米買油、打掃衛生、送醫看病等都是隊員們的自發之舉,在一件件小事中彰顯著電力先鋒的形象和黨員的價值。
認真恪守“有呼必應,有難必幫”承諾,面對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把黨旗插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也是黨員服務隊義不容辭的重要戰場。
參加過多次應急搶險工作的劉源,對2021年鄭州抗洪搶險搶修記憶尤深。據劉源回憶,得知災情后新老隊員們爭相報名,隊伍連夜集結完畢,兩天一夜驅車1300多公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為橡樹玫瑰城小區——鄭州最大的居民小區應急保電。多條線路受損、配電房被淹,災情遠比想象中嚴重,“一定要在最短時間恢復居民供電!”7月高溫濕熱的空氣夾雜著撲面而來的臭味,隊員們相互攙扶趟過一尺多深的積水,背著沉重的電纜和工具箱在漆黑泥濘中前行,連續奮戰4個小時為停電60多個小時的橡樹玫瑰城小區成功送電?!澳銈冺频Z前行,從千里之外抵達鄭州,身披紅色鎧甲的你們逆行而上,正因為有了你們這樣的最美逆行者,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等來了光明?!苯舆B輾轉多地搶險保電,任務圓滿完成時,劉源和隊員們贏得了鄭州人民的高度贊譽。
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援豫抗洪保電中為停電小區敷設電纜。(攝影/曹志剛)
隊員們既是企業員工,也是共產黨員,黨員服務隊在履責時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共產黨人的使命感,有組織地把按職責做事與按黨性干事相結合,生發出巨大內驅力,從而使為民服務從頂層動員、中層響應,再到末端執行,能夠真正一貫到底。在彰顯“兩種身份”的同時,隊員們更加看重了第一身份——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
建立“兩種關系”,創新企業客戶關系管理
供電企業與客戶之間是基于供用電合同而建立的法律關系,是雙務有償、邊界分明的有形契約。黨員服務隊沒有止步于此,而是通過對弱勢群體長期的幫扶關愛,全力當好用電客戶的“電管家”,繼而形成電業為人民、人民擁護黨的心理契約。
2006年,家住成都成華區的低保戶謝婆婆一家被黨員服務隊納入重點幫扶對象。除了經濟困難,謝婆婆還面臨著諸多生活難題:早年喪夫,患有一定智力障礙的弟弟和兒子經常出門便不知去向,住了幾十年的紅磚房樓道漆黑,老舊院落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幫謝婆婆找人,讓樓道和小區恢復亮燈,維修各種家用電器......16年來,供區單位和隊員幾經變更,但只要接到謝婆婆的求助電話,隊員們便立馬趕到,事無巨細的幫扶從未間斷。2020年七一前夕,84歲高齡的謝婆婆將一雙繡著“共產黨好,黨服隊親”的繡花鞋墊送到了隊員手中。
電力作為黨和人民信賴依靠的“大國重器”,黨員服務隊不僅服務社區居民,助力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還時刻彰顯著“國網擔當”。據悉,華為成都研究所承擔了華為整個存儲產品的開發以及5G網絡產品的研發重任,用電負荷均為連續性負荷,需定期對特種配電設備開展專業化“體檢”。黨員服務隊主動將其確定為“點對點”菜單式定制服務客戶,多次上門開展帶電義診,出具的“體檢”報告便長達44頁、超過10000字。
企業與客戶的法律關系屬于物質層面,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魚水關系則更側重于精神層面,體現黨群真情,同時也反哺法律關系更有溫度。黨員服務隊正是以這“兩種關系”的建立,創新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積累了廣大電力客戶的良好口碑。
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將持續推進共產黨員服務隊建設,使之成為各級黨委“自己的隊伍”、人民群眾“身邊的好人”、社會主義“時代的新人”,切實做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聯系群眾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