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人口為何持續下降?國家衛健委權威回應
育齡婦女規模的下降,是導致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2016-2020年,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平均每年減少340萬,而2021年相比2020年,更是減少了473萬。
目前大多數的海外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對生育率的影響是負面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于中國的出生人口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觀察。
“人口再生產與物質再生產是不一樣的,人口再生產的周期長,影響因素多,生育決策的因素很復雜,而且涉及方方面面。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實施時間還不長,配套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陸續出臺中,短期內很難顯現出明顯效果?!?/blockquote>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2年1月1日,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護士在病房里護理新生兒。
2021年,全國人口凈增長48萬。國家統計局于2022年1月17日發布的最新人口數據引發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人口14.13億人。其中,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凈增長48萬,自然增長率僅為0.34‰,這一數據讓不少專家擔心中國人口將提前邁入“負增長”時代,呼吁加快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建設,緩解群眾面臨的壓力,提振生育水平。
“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面臨轉折性變化,總人口增長勢頭明顯減弱,出生人口持續走低,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成為制約群眾生育的主要因素?!?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在國家衛生健康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
2021年生育旺盛期婦女減少473萬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睏罱鹑鹫f。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育齡婦女規模的下降,是導致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據楊金瑞在新聞發布會上給出的數據,2016-2020年,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平均每年減少340萬,而2021年相比2020年,更是減少了473萬。
其次,當前90后、00后作為新的婚育主體,大多在城鎮成長、工作,受教育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