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沙東為新冠口服藥“開綠燈” 丨科創要聞2022年第三期(1月17-1月23日)
責任編輯:黃金萍
一、公司及技術
【1】27家藥企獲準仿制默沙東新冠口服藥
1月20日,藥品專利池組織(Medicines Patent Pool,MPP)宣布,與27家仿制藥廠商達成協議,生產低成本版的默沙東(MSD)新冠口服藥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使較貧窮國家能夠更多地獲得這種被視為抗擊疫情武器的藥物。
MPP是一家由聯合國支持的非營利性公共衛生組織,其通過自愿許可和專利池的創新方法,致力于增加中低等收入國家/地區獲得藥品的機會,并促進此類藥品的開發。2021年10月,默沙東與MPP簽署了一項自愿許可協議,MPP通過默沙東授予的許可,可以進一步向制造商授予非排他性分許可,并使制造基地多樣化,以供應有質量保證或通過WHO預認證的產品。
目前獲得MPP授權許可的27家企業中有5家來自中國,分別為復星醫藥、龍澤制藥、朗華制藥、博瑞醫藥和迪賽諾醫藥。
點評:新冠疫情在全球仍處進行時,默沙東的這一舉措在制藥行業十分罕見,且難能可貴。因為MPP的這一授權許可,莫努匹拉韋的開發者默沙東公司、Ridgeback 生物技術公司、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將不會因低價版的藥物銷售而獲得專利權費用。
【2】新的大腦傳感器陣列可從人腦表面記錄電信號
1月19日,《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刊發論文Human brain mapping with multithousand-channel PtNRGrids resolves spatiotemporal dynamics,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和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一種由1024或2048個嵌入式皮質電圖(ECoG)傳感器陣列(當今手術中最常用的ECoG網格通常只有16-64個傳感器),直接從大腦皮層表面為外科醫生提供大腦信號信息,分辨率比目前可用的高100倍,可用于記錄和處理直接來自人類和大鼠大腦表面的電信號。
點評:如何更清晰地記錄豐富、龐雜的腦信號,是當前臨床醫學急需解決的難題,以高密度的大腦傳感器陣列,直接從大腦皮層表面為外科醫生提供腦信號,也為中長期腦機接口研究提供了一種新可能。
【3】硅量子計算機保真度獲重大突破
1月19日,《nature》(自然)同時刊發三篇關于硅量子計算的論文,三者全部實現雙量子比特門保真度99%以上:新南威爾士大學Andrea Morello團隊在磷供體形成的兩個核自旋之間創建了兩個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邏輯運算,通過行業標準的離子注入方法引入硅中,使用 “量子門集層析成像(GST)”方法,對其量子處理器的性能進行了驗證;Lieven Vandersypen帶領的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唐家樂 校對:胡曉